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8901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47项。(搜索耗时:0.0166秒)

4691. 大都会博物馆首席数字官:未来的关键在于讲故事 [93%]

...1、数字变革是一项团队工作我们可以想出好点子,但能否实现还得靠执行。斯瑞大都会博物馆不再是过去的大都会,而是一个有生命的、鲜活的博物馆,它收藏、征集新的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2-06 10:41:23

4692. 对中国画传统与创新问题的思考 [93%]

...了。中国画的传统不只是艺术形式、笔墨语言,而应该是我们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文化体系。首先我们要明确,千百年来是什么在主导影响着中国画的创造与发展?什么是中国画的主体精神?毫无疑问应该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07 10:00:00

4693. 郭海平与里昂二大留学生关于精神病人艺术的对话 [93%]

...因为我想展示一种艺术,这种艺术避开了传统理解,证明我们社会崇拜理性的需求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建构。我们为理解艺术所想到的所有理论在这里都毫无根据。如果要从精神分析角度解释我对边缘艺术的兴趣,那也许可以说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16 11:41:42

4694. 《蔡锦:溯源》学术研讨会 [93%]

...,也找到了自己情感的载体,所以从这个领域里走过来,我们今天看到她的作品都可以跟她早期的作品联系在一起,因为她用的语言没有变,只是图式变了。变的抽象了。但这些作品很明显是在原有的美人蕉的细节上一步一步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01 17:15:21

4695. 柳暗花明:走向当代的新水墨 [93%]

...历数上一个世纪中水墨画在形态上曾经发生的那些变化,我们不禁会发出深深的感慨:水墨画在一个世纪的变革中,一直是以西方作为参照系的,甚至可以说是以西方为楷模的。先是以西方古典写实为模式,从写意转向写实;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27 09:40:38

4696. 顾振清:翁培竣的美丽新世界 [93%]

...等话题密集地纠缠、交织在一起,全方位地牵制、唤醒我们意识深处与之密切相关的一根根细微的感受神经,从而引发我们强烈的内心挣扎和情绪激荡,难以自已。翁培竣的作品总让我们有一种进入角色而无法置身度外的心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1-26 18:01:30

4697. 关于博物馆“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几点思考 [93%]

...学”这一表述越发显得直观和全面。对于信息传播,我们已经领略到“互联网+”时代极其迅猛的传播速度和呈指数爆炸增长的受众数量。既然博物馆学属信息科学(Informationscience或称信息学),博物馆是信息的管理者,那么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11-04 10:41:57

4698. 当我们看画时,我们看些什么? [93%]

...北大培文出版社9月份再版的法国艺术史学家阿拉斯的《我们什么也没看见》进行讨论。究竟该如何欣赏一幅画?在看画的时候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画中的细节意味着什么?镜像在东西方艺术史上有何种地位?围绕上述问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15 09:19:28

4699. 梁宏伟X赵燕联名作品《极》:凝聚“极致”力量,勇敢向光前行 [93%]

“光,首先能够给我们温暖,同时它能照亮前行的路,每个人内心当中你是你自己的一束光,你照亮了自己,也能照亮身旁的人。”华熙集团董事长、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赵燕在“云中华歌”主题展《向光而行》中围绕“光”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2-15 15:45:33

4700. 张颂仁:中国艺术要有自己的发言权 [93%]

...怎么会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兴趣的?  张颂仁: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自己毁坏了自己文化的年代,所以那种冲击力是特别强的。从上世纪60年代整个中国生活文化受到侵袭。我觉得中国当代文化在世界范围来讲是没有地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13 15: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