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8项。(搜索耗时:0.0099秒)
...论是张大千、吴昌硕等人的继承传统,还是李可染等人的国画改良,抑或是徐悲鸿、齐白石的兼容并蓄,水与墨的交织依然是中国画的核心,改变的无非是呈现方式的不同。近年来,中国现当代书画市场可谓风起云涌,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17 09:41:08
...次展览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主办,是大土三阳山水画精品展走进山东继济南、青州、淄博之后的第四站。山东省鲁滨集团董事长刘慧兰主持开幕式,滨州市书法协会主席董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7-21 13:18:11
...象。其将西方绘画追求空间、立体、感性的真实性,与中国画的笔法、诗意、境界巧妙结合,正是吴作人一生艺术趋向和艺术抱负极佳的概括。作品主要以略显横阔的视野取景构图,由近及远依次将向日葵、油菜花、水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08 10:19:08
...象。其将西方绘画追求空间、立体、感性的真实性,与中国画的笔法、诗意、境界巧妙结合,正是吴作人一生艺术趋向和艺术抱负极佳的概括。作品主要以略显横阔的视野取景构图,由近及远依次将向日葵、油菜花、水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08 10:19:08
石晶1964年生于北京,自幼习画,曾供职于中国画研究院。先后举办过香港收藏家画轩个展,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个人巡回展;并受邀参加北京炎黄艺术馆北京青年画家邀请展,香港青年美术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0-21 13:31:24
徐悲鸿《巴人汲水图》是徐悲鸿国画创作中现实主义作品的最高峰,在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是可以流传后世、影响中西的世界级名画。此幅《巴人汲水》与徐悲鸿纪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1-10 14:28:41
...民族传统,过去的水墨丹青被特意改称为中国画,但这时的中国画已经明显融入了西方艺术的形式。艺术评论家王栋栋表示,近现代书画最显著的特征是对开放的民族性和极端的政治性的集体渲染,以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1-14 09:23:58
...。蓝庆伟透露,毕业于中国美院国画系的赵洋其实是一位国画家,2000年他改行画油画。他的胆子很大,画面色彩感觉也很大胆。他把国画对色彩的认识理解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打破很多油画的忌讳,由此带来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9-27 13:33:48
...刘一行《间接欲望》在中国画坛,画二代历来有之:古代有唐代的李思训和李昭道、北宋的米元章和他的虎儿米元晖等;近现代有齐白石和齐良迟,李可染和李小可、傅抱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02 11:01:55
记者:八十年代李小山老师提出中国画穷途末路说,在今天是否可以重提这个观点?何桂彦:李小山的文章发在1985年第7期的《江苏画刊》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当时还是南京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27 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