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1项。(搜索耗时:0.0114秒)

471. 我眼中属于自己的刘曼文 [93%]

...,在不断的探询与思考中开始创作属于自己语言的作品。八十年代创作了许多参加全国性美展的比较写实的作品,后来又创作了很多优美抒情的风景作品。九十年代以后,她开始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从自身寻找命题。用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06 09:43:18

472. 民生现代美术馆即将推出《开放的肖像》大展 [93%]

...,如何让肖像画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中国的肖像画直至八十年代,都是以写实的传统占据着主导地位,《父亲》的出现,甚至构成了一个巅峰。到了九十年代,张晓刚、刘小东、方力钧等开始放弃逼真原则,肖像开始变形,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2-09 11:10:48

473. 毛旭辉《家长倒下》当亲人离开世界,能思考什么? [93%]

...dquo;八五美术新潮有概念的人大都如雷贯耳。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与潘德海、张晓刚、叶永青一起组成西南艺术家研究群体,成为西南群体领军人物。九十年代以来,毛旭辉继续关注社会现实,他透过日常生活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2 09:16:50

474. 张晓刚:民生美术馆在恰当的时间做了恰当的工作 [93%]

...用了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一个标题,其实是有一种重新回顾八十年代,我们曾经生活过的环境,和我们曾经使用过的一些物品,然后重新回到八十年代的状态里面来反思一些关于个人和历史、和社会变迁矛盾比较复杂的一种关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10 18:48:59

475. 谷文达“水墨炼金术”在深圳展出 [93%]

...让人有些意外。何香凝美术馆的展厅回顾展出了大量作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的水墨作品,而OCAT当代艺术中心则放置了两件精彩的装置。谷是学国画出身的,后来还留在中国美术学院,当起了国画专业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27 13:46:20

476. 迟鹏: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黑马 用暧昧挑战传统 [93%]

...边的电话亭。迟鹏说:《IFuckMe》这一系列,结合了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性格而进行发展的,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在经济上都比较优越,我们更要求自我的独立,这一代人和上几代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4-28 09:44:05

477. 以心声铸画痕——张功慤艺术展798艺栈画廊开幕 [93%]

...展览或发表。这次展出的六幅作品,创作年代约为六十至八十年代。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张功慤已经挣脱了那个时代企图改造他的力量,拒绝随波逐流,完全实现了艺术个体的解放。对于张功慤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之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7-15 10:58:30

478. 理智与情感——东北油画艺术邀请展学术思考 [93%]

...被市场所认可。这为他们探索油画创作之路提供保障,从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社会潮流,也带动社会思想多元与开放。各种艺术流派的传入,不同的哲学观点的传播,对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带来冲击。这样的思潮最先影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17 16:59:32

479. 朱伟:民间新水墨画家 [93%]

...自始至终都在选择做一个独立的人。成长于八十年代1966年,朱伟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军人,因此他也是典型的在北京大院和胡同中长大的一代人。这样的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王朔或者崔健,他们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06 13:02:06

480.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中看李爽 [93%]

...,令人想起这位在七十年代末曾在北京名噪一时的才女。八十年代之后差不多二十年,她在大陆销声匿迹,亦不见任何作品发表。直至近几年,李爽如同“出土文物”,再度受到关注。李爽的成名是起源于七十年代末被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4-23 17: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