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5项。(搜索耗时:0.0125秒)

5041. 从纽约到上海 苏富比佳士得角力中国艺术品 [83%]

...事张丁元介绍称:赵无极晚年更能驾驭色彩,相较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甲骨文系列’和‘狂草系列’,他的晚期作品采用了一种拙气朴质的绘画方式。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方面,萨尔瓦多·达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9-30 09:30:06

5042. 香港苏富比拍卖首开东南亚独立摄影单元 [83%]

...国博物馆收藏并展出摄影作品的先例。世纪70年代末期,各大博物馆纷纷举行专门的摄影作品展览,这一方面确认了摄影作品的艺术特性,同时也在客观上为摄影作品收藏和投资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08 13:50:04

5043. 从Prada到贫穷艺术:在威尼斯重现60年代精神 Pt.1 [83%]

...上一次要好,主题展是不是有些糟糕?不过与我在世纪70年代首次来到威尼斯双年展相比,情况已经是大为不同了。当地只有很少的艺术团体和时髦奢华的派对,没有价值数十亿元的游艇,没有与官方的双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07 08:56:11

5044. 阿富汗:失落的现代化与“圣战博物馆”兴衰 [83%]

阿明·塔尔齐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他的外祖父也曾在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先后担任阿富汗驻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那时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曾大力援助阿富汗,塔尔齐外祖父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内容便是协调这些援建项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9-14 10:16:30

5045. 被遗忘的典范: 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 [83%]

...开幕,持续至4月7日。  出生于1948年的梁铨,是世纪文革后首批留学国外的当代艺术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早从事抽象创作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于1981年留学美国旧金山,亲历了西方后期抽象表现主义...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03-01 13:22:46

5046. 被遮蔽的桃花源——中国当代艺术的深耕样本 [83%]

...对西方现代性的模仿和借鉴。中国当代艺术也不例外,其世纪八十年代所谓的崛起,与西方社会的关注密不可分。简而言之,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之所以被快速而普遍得到认可,主要成因是他们的创作特征和方向符合了西方艺...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12-03 14:14:08

5047. 青年美展:展示平台还是秀场 [83%]

...o;无人喝彩比商业模式化更可怕其实从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青年艺术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但在当今,这种关注遭到了较多质疑,比如担心过早的模式化,会让青年艺术家的天分夭折等。这些质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2-25 09:57:20

5048. 沉寂多年的集邮市场火起来了 [83%]

...究和收藏邮票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乐趣。李忠田最早买的是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邮票,几元一枚的小型张,他一买就是七八封(一封为100枚)。他主要做短线,看到购入的邮票涨至自己心里预期价位时就立即倒手卖出,这让他初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14 13:11:40

5049. 一个策展团队如何重新定位西方对中国艺术和身份的期望 [83%]

...种可以建立文化身份并重新定位西方期待的策略。世纪90年代末,推崇现代艺术的期刊和前卫展览都因一次事件而停办,《我们还应当建一座大教堂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当时,大多数在国外的中国艺术家仍留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3-26 02:51:03

5050. 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艺术品不只是商品 [83%]

...双年展更一直是世界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扇窗户。早在世纪90年代初,由王广义、徐冰、张晓刚、蔡国强等领衔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便名扬水城。本届双年展,艺术家卢昊和策展人赵力带来了一支由7位男艺术家组成的队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19 1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