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08项。(搜索耗时:0.0645秒)

501. 卢杰:国际化没有标准 [90%]

...的美国传统,赫斯特是美国在英国文化的代言人,使英国文化复苏,或者说使英国文化以投降的面貌而复苏,这也是观点。我的工作就是不要那么简单化,对一个东西持否定或者肯定态度,一定要把它说成是唯一的一个方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04 13:45:03

502. 《溃夜》的焦虑与哀愁 [90%]

...打片、卡拉OK和灯箱广告构成了这个嘈杂、破败,却受到文化侵袭的小城的场景,透过《溃夜》一次一次地闯进我们的眼前:风景、传闻、人物、记忆、美丽与哀愁,永远晕头转向地游弋于个人与历史两个空间。物欲过剩而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20 19:38:00

503. 王羊羽:浅论晚清民国信札收藏与价值 [90%]

...现了好多以前没有的新兴事物。白话文的出现,旧文学和新文学并存,书信的书写形式和语言表达出现新的形式;晚清中国近代邮政的出现彻底改变的中国人通信模式。等等这些剧烈的变化都表现在当时书信里了。所以晚清民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15 13:17:02

504. 开放近百件文物IP,借助“外脑”,博物馆文创开发不再单打独斗 [90%]

...女史箴图》《蒙娜丽莎》等数十个超级文化IP,展开新文创理念的落地尝试。譬如,联合音乐人张亚东、方文山、易烊千玺专为《千里江山图》打造了一曲《丹青千里》;以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榫卯为主题制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7-31 01:35:50

505. 文人画为何市场走俏 [90%]

...的作品可以来代替他们。中国的每一次运动,五四运动、文化运动等等,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产生了这些人才,这些当年的文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人书法家,文人画家,这些人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而现在每年中央美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13 10:55:55

506. 中国近代美术史——作为标本的北平艺专 [90%]

...染作品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历经五四文化运动等反传统思潮洗礼之后,他们笔墨间的工整与奔放,依然可以在前辈那里找到共鸣,而沐浴西风的郑锦的画,作于20年代,时间更早,文化态度似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18 09:12:07

507. 费大为:展览和展览策划 [90%]

...。面对于此,如何突破体制的限制,引导出一个有活力的文化来,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展览策划人是实现体制和艺术之间关系的重要的具体环节。他所扮演的是一种双重的角色:一方面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1-28 17:12:18

508. “艺浪—苏州美专90周年师生特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 [90%]

苏州美专,创办于1922年9月。这时,西风东渐,文化运动开幕,废科举、兴新学,各地新式学堂风起云涌,西方绘画作为一种非我异己的形象出现在国人面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地新式美术学校相继建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04 14:14:51

509. “夏宗禹旧藏名人信札”将现匡时秋拍 或成收藏新热点 [90%]

...生于精神堡垒沙坪坝的创作历程,又有他引领新文学,力推白话文运动的重要思潮;既有作为学生对恩师弘一法师的无限崇慕,又有作为父亲对子女成长的点滴关爱,不失为解读丰子恺先生精神世界与笔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23 16:48:47

510. 《溃夜》的焦虑与哀愁 [90%]

...打片、卡拉OK和灯箱广告构成了这个嘈杂、破败,却受到文化侵袭的小城的场景,透过《溃夜》一次一次地闯进我们的眼前:风景、传闻、人物、记忆、美丽与哀愁,永远晕头转向地游弋于个人与历史两个空间。物欲过剩而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27 16: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