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141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1项。(搜索耗时:0.0099秒)
...渐退出了年轻一代的感官触角所触及的范围。他们需要在哲学化的结构上揭示一种更抽象化的痛苦,通过语言本身揭示的深层危机来实现一种精神政治。(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批评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15 10:33:27
...可能正是这两种景象的差异,体现了艺术家的艺术探索和哲学思考的所在。似曾相识的风景,即错位于现实与精神之间的景象.人去盘空的餐桌,集体窥视的人群,列队行进的乐队,杂蔓...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12-04 14:38:09
...。装置艺术是一门当代艺术,是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美学思潮笼罩下的新兴艺术门类。艺术评论家们说,经过错位处理,艺术家就会迫使观众超脱对作品的简单接受状态,而进入主动参与的多元理解过程。而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8 17:00:49
...要性在于其塑造人物中的独特观点,内含极强的表现力及哲学思考。此次展览中将展出贾科梅蒂标志性的作品,如:《行走的人》、《匙形女》及绘画与人物雕塑等。除了他本人的创作之外,展览现场还将展示有关贾科梅蒂的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5-16 12:14:03
...东方的礼仪之邦,在老子关于天人观、孔子关于伦理观的哲学境界里,她获得灵感。用她自己的话说应是获得象征了良知的一个特定方面的能量。吴为山教授认为高美的艺术已经不能简单的用所谓融合中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12 23:02:24
...断言什么东西跟柏格森或者彭加勒相关,什么东西跟这个哲学家或者那个哲学家相关。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艺术家的工作方式,艺术家吸收各种各样的资源,但他并不总是用学者的方式去理解那些资源。艺术家就像是滤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26 10:51:12
...从六○年代发展至今的抽象艺术演变:从方圆变化的中国哲学性思考,到以书法作为元素,转换成抽象符号,或是以七巧板为变化概念的重新组合,拓展抽象的虚实空间,每个系列都是一项对于自我创作历程的挑战,本位的系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08 18:08:46
...具有近十年的艺术评论写作及策展经验。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08年,于全职任职于草根NGO的同时,研习艺术评论写作。2011年,任《艺术界LEAP》杂志编辑,并为《艺术界LEAP》《艺术论坛》中文网和《艺术新闻中...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3-08-11 16:49:41
...和心态,十日一山,五日一水,怀着宗教般的虔诚、融入哲学的敏思,画心中之画,写心中之境。绘画创作并非轻松愉悦的笔墨游戏,在曹钧先生高古幽远的画作背后却是超出技巧表现、审美经验等一般意义上的灵魂之痛。先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13 13:52:37
...曹喜斌,1966年3月8日生,山西运城河津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媒体人,互联网哲学家,诗人,艺术评论家,策展人。1988年在《北京文学》发表诗歌处女作,1993年开始北漂,先后在《诗刊》《星星诗刊》《中国诗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6-28 02: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