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7项。(搜索耗时:0.0124秒)

5131. 北京798艺术园区改造:商业化吞噬艺术果实 [83%]

...需要急救的病人。更重要的是,部分景观改造抹去了大量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遗迹。“我们这样的自由艺术家竟然在呼吁政府的干预,可见我们被逼到什么程度了。”郝光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05 23:37:05

5132. 范迪安:策展人就像导演 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是义务 [83%]

...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发展中,美术的生态也发生着变化,从世纪80年代开始就陆续出现在展览活动中投入精力进行研究和组织工作的学者专家。进入21世纪以来,策展人这一角色在美术活动中越来越体现出他的活跃和重要作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24 16:20:04

5133. 四海无双木雁斋——鉴藏家张珩(图) [83%]

...《八花图卷》及宋拓《兰亭序》,内有近百名明人题跋。世纪50年代末,他曾给东北博物馆馆长杨仁恺写信,提出将这些藏品售于该馆,声称这是平生最后一批东西脱手,有扫地出门之意。可是不凑巧,赶上三年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14 16:06:53

5134. “红色记忆”革命和集体狂欢的再次品味(组图) [83%]

...dquo;红太阳的造型成为政治宣传画中的最常见构图。世纪70年代的国画和版画虽多采用线画结构,借鉴西方写实的造型方法,但在布局上仍是戏剧场景化的构图,沿用的是苏式写实主义的典型模式。  ...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9-08 13:38:00

5135. 中国嘉德2011秋拍夺目生辉 [83%]

...文徵明《自书诗》册等亦品质不凡。另一位美洲藏家,为世纪三十年代名流,四十年代末移居海外,其藏的古书画七、八十年来一直秘不示人。其中吴彬《高山流水图》、王翚《秋林书屋图》幅式巨大、保存精良、极为难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18 11:41:00

5136. 看、触摸与再现——关于丁方的毛笔人物 [83%]

...,然后重新起稿。印度系列画的稍早,笔意粗犷。丁方在世纪80年代初就画过一组毛笔水墨素描,以渴笔、焦墨为主。两组画在语言上有连续性,不过晚近的一组更注重对象质感的描绘,多了皴擦、晕染,线条讲究节奏、韵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30 10:15:24

5137. 摄影作品的投资:挑选影像内容和作者 [83%]

...明了实用摄影技术,但真正确认摄影的艺术价值,却是在世纪70年代末。那个时期美国各大博物馆开始纷纷举行专门的摄影作品展,这在客观上为摄影作品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了1984年,美国保罗·盖蒂博物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28 10:55:37

5138. 刘文西的艺术人生:半生青山,半生黄土 [83%]

...装,戴着软帽,这身装束已经是他的习惯穿着。程征说,世纪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对这样的服装有些偏爱,但更多的是因为生活简朴。他回忆说:1973年春节前,刘文西等美术界人士到户县去指导农民画,他穿衣吃饭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7-09 01:03:58

5139. 上海的中国画创作:沉稳与兼容 [83%]

...国际性的都市,经济带来文化的繁荣,人才聚集于此就如世纪初的巴黎,现代美术史上的大家几乎都集中在巴黎,今天你若再想复制,那只能是痴人说梦。但是这一段历史也为这个城市留下了可贵的品格,它的包容,就像它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24 09:16:53

5140. 乌利·希克:中国当代艺术已回归传统的表达 [83%]

...国当代艺术还给中国,是希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初衷。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处于有货无市的状态,希克来到中国工作后,开始系统学习并收藏。这次将大部分中国当代艺术捐赠给M+,也是出于让中国当代艺术回到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03 10: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