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7291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39项。(搜索耗时:0.0103秒)

5151. 双年展已成为流行的城市营销手段 [62%]

记者:不难发现,本次展览正在逐步摆脱商业价值的循环,而转向探索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人民发电站、种子喷播计划等都有一种全民参与的可持续性潜在涵义。欧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13 14:30:46

5152. 梁福军在敦煌艺术上演艺术之“途” [62%]

...被人买下之后,收藏。但是,梁福军的长处在于对于一个商业化社会的适应,他很清楚如今艺术传播推广必须依赖商业,艺术品市场只能是一门生意,但是他同时保留自身的底线,无论外界风声如何,他仍旧等闲视之,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29 22:01:48

5153. 春未暖花未开 上海艺术市场抢先“开工” [62%]

...摩拳擦掌的艺博会筹备工作相比,2013年莫奈引发的商业展热依然在持续,今年不但有伦勃朗、列宾、蒙德里安等一批国外大师作品将被引进上海举办商业展览。以上海双年展为代表的学术展览试验化&rd...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2-22 10:35:28

5154. 苏格兰摄影师的“晚清碎影” [62%]

...大特色。  和香港早期繁荣的商业摄影相比,在当时的大清都城的北京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北京最早出现的中国人的商业摄影是成立于1879年的丰泰照相馆,由辽宁法库人任庆泰创办,这之前,虽然1860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03 16:56:05

5155. 转折点——新现实表现绘画展 [62%]

...识形态问题,又针对消费文化问题。因为在那个时期城市商业文化开始兴起。只是由于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的早期,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暴露出某些夸张的消费欲望,所以在那个时期有批评家提出了艳俗的概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06 09:27:02

5156. 杨劲松: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视觉文化和艺术教育 [62%]

...叉方式的一种西方现代学说。是一种衍生于后工业文明的商业化、大众文化策略。该策略显然是在创造一个新的对象,这个对象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参见尼-米尔佐夫著《视觉文化导论》P4-P5,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15 09:47:57

5157. “艺术批评”与“艺术地批评”——从研讨会到提名展 [62%]

...对立思维的主客体关系势必在后来的市场化进程中演变为商业操作的程式。1989年的艺术事件与政治事件在终结艺术乌托邦理想的同时也促成了当代艺术在现实中的推进。体制外的艺术家们要么出走海外,要么隐居于都市的城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02 15:28:04

5158. 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热背后:金字招牌下的畸形观念 [62%]

...作。对此季晓枫认为:整个威尼斯双年展就是一套商业运作。所有展览都涉及资金问题,运营方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赞助人,赞助人制度是从文艺复兴美第奇时代就有,是全球通行的主流的艺术运营制度,如果对此不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5-06 13:12:33

5159. 亚马逊开卖艺术品:核心在消费而非收藏 [62%]

...,然后参加一些重要的展览等一个长长的交易链条,最后商业价值在拍卖行体现出来。一件作品只有进入公开的拍卖,它的商业价值才会获得一个长期的认可,从而成为一个投资品。尽管小众的高端群体仍然会迷恋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08 09:11:29

5160. 让-鲍德里亚:绘画与艺术或心灵无关 [62%]

...命策略之中。其他艺术家只不过拥有关于空洞性的商业策略,他们给予空洞性一种市场化形式,一种像波德莱尔所说的商品的情绪性形式。他们隐藏在自己的空洞性后面,隐藏在艺术话语的新陈代谢后面,这种艺术话语大...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6-02 17: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