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39项。(搜索耗时:0.0138秒)

511. 蔡国强师弟薛松——“烧烤艺术家”的烧烤作品 [96%]

...示:薛松既是图像现成品的终结者,也是再生图像及其意义的创造者。【编辑:海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3-31 09:49:32

512. 私人银行探路艺术品高风险投资(图) [96%]

...家中,招行提供免费运输服务,客户在家慢慢解读艺术品及其背后的艺术价值,细细赏鉴艺术品的独特趣味。  这相当于一种私享的空间,如果客户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思想表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18 11:08:24

513. 当“残存”遭遇“永恒”:评美文装置绘画作品[96%]

...戏剧领域,泛指可被拼贴、布置、移动、拆卸的舞台布景及其零件。现在这个词汇又被引入当代美术。装置艺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也称为环境艺术,它与六七十年代的波谱艺术、极少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5-09 10:03:57

514. 45位艺术家78件作品,天目里美术馆新展筑了一场怎样的“梦”? [96%]

...趣和丰富多彩。99:筑梦中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孙:其实很难有可量化的标准。展览中既有一些在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或者是国内观众比较熟知的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也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6-17 09:09:29

515. 实验地带——关于艺术的讨论方案 [96%]

...的方式,真实详尽地记录了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生、变化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冲击,同时展现了艺术家在探索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同时,所进行的对自身的反思。其中大量珍贵的画面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瞬间;《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9-10 17:24:58

516. 常玉:历史的缺席,市场的奇迹 [96%]

...8亿台币(人民币6300万)近年来,艺术家常玉及其作品无疑是艺术市场的一大焦点和热点。2016年11月26日,正逢常玉逝世60周年,其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幅《瓶菊》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1.03亿港元的高价成交,成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0-19 09:30:46

517. “桑园——庄弘醒绘画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96%]

...方骏先生相继致辞。在致辞中,赵绪成先生将庄先生其人及其作品比德如玉,对庄先生的人品与艺品作出较高的评价。方骏先生则以一个老友的身份则从桑园的角度,对庄先生的故乡情结与其作品的勾连做了清晰的介绍。之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3-29 13:35:07

518. 张琪凯与黄笃“洞见”对画空间 [96%]

在这些新作中,张琪凯重视挖掘日常物质及其能量的扩展性和可塑性,当它们被艺术家纳入并与社会、历史、政治、现实和生活建立起联系时,物质的物理属性被解构、转译和生成新的意义,使它们成为观念和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28 21:24:47

519. 2013秋季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引领艺术消费热 [96%]

...地酒店艺术博览会论坛》,围绕酒店博览会的萌芽、成长及其背后画廊业生态的变化与艺术市场的走向,展开前沿性的对话和讨论,主持人陆洁民、嘉宾张逸群和华雨舟都说得非常精彩。陆蓉之和伍劲就创意与时尚展开的对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24 14:36:45

520. 展评:UCCA“提诺·赛格尔” [96%]

...上似乎永远成立。而专业观众在反复进出作品及其讨论空间之后既无法扮演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又不能满足于同艺术家达成持久的共谋,那么如何将自己搁置在艺术家同他更广大的观众群体之间,在这种直接的交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14 10: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