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8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66项。(搜索耗时:0.0343秒)

521. 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 新一轮艺术品收藏之要 [47%]

...也不署名)的油画、版画、国画,毛泽东像章、“7501”日用瓷器、特殊内容的大小报、邮票及各种工艺精品等等都将受到重视。“文革”时期由于人的收藏意识差,即使发行量大的东西,至今存留量也极少,更不用说艺术精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22:25:00

522. 西沐:艺术消费市场大行其道是不容置疑的趋势 [47%]

...品类,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也存在盲目现象,似乎只要日用品印上艺术家的作品以后,就能够成为艺术衍生品。以致不少人看来,艺术衍生品很多时候有衍生但缺乏艺术性,或者文创产品只有产品,缺乏创意&rd...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9-25 09:58:19

523.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绽放巴黎 [47%]

...着西方艺术的发展,传统的陶瓷在西方社会并不仅仅作为日用品来使用。自1954年美国彼得.沃克思倡导奥蒂斯陶泥革命和同期日本八木一夫现代陶艺的实践探索,现代陶瓷艺术突破成型制作限制,转变了容器构造,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1-19 13:29:01

524. 并不能代表我国当代艺术的全部——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中国表情 [47%]

...如完美的圆,把艺术作品、工艺品、设计品、日用品和工业产品混杂陈列于一个展柜。柜中所有物品的总价除以物品数量,就是每件物品的单价,很正经地标示出来,附在展柜一侧。这一来一件普通的、几块钱就能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26 11:59:32

525. 刘向华 [47%]

...个新的世界。这种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对现代工业批量复制日用品的信手取用提示了真的和的观念和智慧是和而不同;装置作品中发着寒光的利刃无情地穿透了书本和文字、体统和斯文、历史和现实,当一个...

类型:艺术家发布时间:2020-10-14 10:58:50

526. 从“真、善、美”的角度收藏紫砂壶 [47%]

...品要赢得大多数人的喜爱,造型要美,工艺要美,既方便日用,又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纯静脱俗的造型,有紫砂特有的凝脂机理,是紫砂作为收藏品的最好解释。就紫砂壶的真,善,美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创作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30 14:23:34

527. 以瓷为媒 “东风西渐”中国元素直接融入欧洲瓷器创作 [47%]

...陶器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日用器还是以铁器和陶器为主,陶器也只是低温的锡釉陶。直到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开辟了新贸易航线,中国瓷器才开始行销到欧洲。17世纪时,随着大量的中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09 10:29:01

528. 骨雕收藏家李方元:冷门藏品骨雕收藏价值凸显 [46%]

...,却表达了一种对祖先的崇拜。随着历史的变迁,骨雕从日用品逐渐演变为装饰品,古人早就把骨利用,做成针、刀等,并把文字和图案刻在骨上。我们现在看到的骨雕已是非常精美的工艺品,它不仅在骨上刻有文字还通过不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14 13:35:47

529. 艺术家中的亿万富翁(组图) [46%]

...隐藏的意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以准确精致的日用品的复制品、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及充满想象力的大众图象组合不断地给世人带来一个又一个新的视觉冲击,他是当代波普艺术的探索者。他高举与大众交流的大旗,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22 11:11:14

530. 郑春玲:美在回归 [46%]

...再普遍安于为外国公司打工,而不打造自己的日用瓷品牌。郑春玲很辛苦地一家家打电话给全世界各地的陶瓷机构、艺术家、生产企业,告诉他们这不是简单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2-10 14: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