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11项。(搜索耗时:0.0055秒)
...藏家、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着重剖析了个人收藏和公共文化事业的关系,认为收藏不是投资行为,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文化系统。从事中国艺术品经纪与收藏达25年之久的台湾中华文物学会会长王定乾先生,以亲身体会回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1-16 19:04:33
...族背景的人群中,它扩展了文化的概念,获得了维持这一公共政策所需要的人民群体的支持。同时,艺术对美国城市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艺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11 11:52:41
...这里的‘永久性’该如何体现?博物馆与其他公共机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拥有一项特殊的资产,即藏品。建立博物馆本身就不应该是短期行为,而应立足于代表社会公众永久履行保护、研究、传播、展示藏品的职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08 14:28:35
...同时我认为,中国近现代的学术之所以不发达,和我们的公共图书馆出现得太晚、公藏事业发展太慢大有关系。中国以前有藏书阁、天一楼,但那能算图书馆吗?什么人才能进去看呢?中国的图书馆是近代从国外传入的,到了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5 10:13:57
...值?成都A4美术馆馆长孙莉提出的城市公共美学则指向更深层的融合:过往,美术馆通过内容‘挑选’观众,存在一定的用户限制。然而随着美术馆的发展,它不再只是策划活动邀请观众参加,...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6-18 11:04:27
...组组长、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期间,为中国城市公共雕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除了雕塑作品,在70年的艺术生涯中,刘开渠创作过众多的素描、速写、水彩、中国画与书法。他1944年创作的雕塑《孙中山坐像》,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2-26 09:45:38
...博物馆将这10件达利雕塑集中陈列于博物馆西大厅南侧的公共区域,成为国博公共区域内的一个新的亮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1-21 09:58:05
...就社会捐赠的藏品当文物收藏,无论从学术上还是从善待公共资源来看,都是不负责任的。受赠人接受文物捐赠,一个重要目的是开展相关研究,如果把赝品当真品收藏,将浪费大量公共资源,占用宝贵收藏空间,白费珍贵研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0-16 08:56:43
宋向光主要内容:美术馆是公共博物馆事业的生力军,为公共博物馆带来无尽的创造力,为广大公众带来美的赞礼。美术馆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她在晦暗的城市肌理上涂抹鲜活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23 14:32:50
...通过设立主场展、度假村酒店与酒店特展、创意城市馆、公共艺术展、澳门本地作品征集展等多个板块,为市民及游客带来多元视觉艺术盛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7-13 1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