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961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058秒)
素有“中华第一鼎”美誉的九鼎在失传2000余年后,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主持下得以复原,使这一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九鼎相传为大禹所铸,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然而,这一珍贵的国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19:59:00
...,原来印刷发行的实物股票进入了民间收藏领域,历经十余年,现终于诞生了一本比较完整的、客观的介绍目前实物股票收藏状况的书籍——《股藏之王》(海天出版社)。该书作者田涛编制发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18:35:00
...2004年齐白石80岁创作的一件4平方尺《行书》,只写了“余年安得享清平”七个大字,由于写的题材好,结果在天津文物拍卖会上受到热烈追捧,以66万元成交,平了齐白石书法作品最高价。张大千的《金碧山水》成扇和《蕉林闲...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18:06:00
...第一部茶叶巨著——《茶经》。然而,在他死后一千二百余年后的今天,人们却要面对陆羽“落户”湖南的现实。八月二日,几经周转的“陆羽”商标现已确认,湖州茶商购买“陆羽”商标明确被拒,“陆羽”正式落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7 01:05:00
...勃勃介绍完自己的藏品后,却心酸地感慨,自己收藏了十余年的作品面临着流离失所的境地,因为展览场地的产权单位已将这里出售,他舍不得将这些具有本土气息的珍藏品落入文物贩子手中,他托记者公布他的联系方式:139859...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7 00:16:00
...自家画风。50年代初,何海霞辗转来到古都西安,一住30余年,与赵望云、石鲁等共创了“长安画派”,在当时乃至以后的国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76年,他从西安调回北京,先后为钓鱼台等处创作了《晴岚暖翠图》等巨幅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7 00:15:00
著名旅日华人摄影家冯学敏创作20余年来,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对中华文明和摄影艺术的追求中。在摄影中融入对故乡的热爱、对文化的憧憬,把有心的创作意图融化到无意的表现技法中,把光学镜头的感光过程还原为个人情感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6 23:57:00
...文联秘书长张俊告诉记者,此批书画是日本二玄社经过20余年研究台北“故宫博物院”的400余幅珍藏,其尺寸同样、纸绢装裱逼真。(来源:扬子晚报网 陈广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00:36:00
...戏剧、文学天赋于一身,而且也是一代高僧。在他6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动,出家后专以书法弘扬佛法。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学巨匠曾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在本届艺博会上,观众将有幸观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00:34:00
...三届书法展览。在这二十余年的友好交往中,中日两国书法家,在书法艺术的大花园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发挥了聪明和才智,使得书法艺术这一中日两国人民共有的奇葩,开放得越加鲜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