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1项。(搜索耗时:0.0072秒)

561. 依旧“慢热”的装置艺术 [91%]

...于收藏装置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西方装置艺术在六十年代出现时,最初观念定义就是要反收藏体系,反博物馆藐视传统博物馆权威的,其实是有种抗争姿态在里面。但现在来看当下各种形态的艺术品流通,最终归属还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03 09:54:04

562. 文化十年:顶天立地的精气神 [91%]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民族复兴是新中国十年历程的总体性价值目标,推动着新中国乃至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的演进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复兴首先是作为一定的社会理想进入美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16 11:30:49

563.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接受毕加索 [91%]

...将毕加索的作品视为资产阶级腐朽的艺术。到六十年代中叶的时候,不知不觉毕加索已经在中国美术界成为一种禁忌,尽管早年著名的画家张仃深受其影响,还带着文化代表团去参观过毕加索的工作室。毕加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7-30 01:09:07

564. 草间弥生代表作《No. Red B》4700万港元于香港苏富比落槌 破艺术家世界纪录 [91%]

...约的早期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于美术史上的重要性早于六十年代已获美国及欧洲肯定。她无疑是勇敢的战士,挣脱强加于她身上的种种枷锁,例如性别、国籍及传统等,成功崛起为倍受赞誉的艺术家。草间拒绝被标签化或被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04 18:38:41

565. 结伴玩乐十年 现在这五个艺术家干脆在展场K歌吃火锅 [91%]

...组织形式,排除阶级和利益关系,只单纯地把五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男人聚在一起,看到底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艺术形式源自几人青少年时期集体主义生活的美好记忆,于是在他们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下方书写美术字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2-18 09:54:08

566. 毛旭辉的艺术之路(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通过绘画追寻梦想 [91%]

...毛旭辉:后来我调查发现,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昆明办过一个半工半读的艺术中专,他们有些人在那里一边时间劳动、工作,一边学习绘画。他们最早的绘画读物就是当时苏联最著名的《星火》杂志,因为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21 11:13:32

567. 李邦耀:以不变求万变 [91%]

...了中国绘画长卷式的展示方法,图像涵盖了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近60年以来中国家居室内的变迁,它并不是一部家具史,透过室内家具的演变我们能够观察到一部社会生活史;和上面谈的问题一样,色彩是具有情感驱动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10-31 10:36:41

568. “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双人展登陆佩斯北京 张晓刚:再向前走一公分 [91%]

...我向右边走,但地球是圆的,我们也许有天会相遇。他在六十年代的创作是面向未来,我的理想是回到过去,我也在用我的方式达到极致。我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去超越现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9-28 20:28:59

569. 小人书身价飞涨成收藏新宠 洛阳一达人藏上万本 [91%]

...uo;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明锁说,小人书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物资相对匮乏,人们接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非常少,同学之间互换小人书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可以说小人书是很多人童年最好的朋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06 17:44:53

570. 小人书身价飞涨成收藏新宠 洛阳一达人藏上万本 [91%]

...uo;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明锁说,小人书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物资相对匮乏,人们接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非常少,同学之间互换小人书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可以说小人书是很多人童年最好的朋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06 17: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