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4473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34项。(搜索耗时:0.0097秒)

561. “酷”之诞生 [86%]

...他们对中国本土产品以及历史文化的推崇已经令其他的中国人开始逐渐抛弃洋为贵的哲学,而改为信奉东方。终于,我们发展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民族,上海服装设计界的大腕陈逸飞说,现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05 14:02:48

562. 艺术批评 为何难展开 [86%]

...何在?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首先是中国人文化性格所致。中国人强调中庸思想,有所谓中庸之道。《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还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rdquo...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1-21 09:15:02

563. 西方博物馆的圆明园印象 [86%]

...部,有一座名叫卑尔根的小城,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来此旅游。吸引他们的不是卑尔根的秀丽风光,而是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博物馆。这家博物馆的名字很独特,翻译过来大概是实用艺术博物馆。正如它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18 16:05:18

564. 杜曦云: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家能做什么 [86%]

...亲历者的角度体验,很多问题难以忍受。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这些问题越来越不满时,它们成为正在或将要影响所有人的重要问题,让所有人都越来越难以忽视或回避。中国当下的重要问题很多,而且,很多是顽症&mdash...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25 09:18:09

565. 栗宪庭: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停留在几十年前 [86%]

...哪些?栗宪庭:人们对艺术有一个固定的看法。中国人到现在为止对艺术的理解,在我看来还停留在五四到1970年代这段时间,画一个东西要很像这个东西,受这种艺术观念影响成长起来,并没有像西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2-02 11:00:45

566. 她也许是米兰最年轻的画廊主 [86%]

...对于开画廊遇到的困难并不愿多谈。在米兰,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说外国人在这样的年纪开一家画廊,应该也就一个吧。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7-27 09:12:30

567. 这个中国人用汉字做成的镂空雕塑,在纽约美炸了 [86%]

小时候帮父亲抄文稿的经历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灵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7-13 10:14:47

568. 《共同关注》解读: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兽首为何迟迟不能回归? [86%]

...25日举行,此事一传出去就引起了中国媒体的强烈关注和国人的极大愤怒。  圆明园新闻发言人宗天亮:我们历来不赞成这些流散文物进入拍卖市场,因为它本身承载着太多中华民族的情感,也承载着太多的历史...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25 10:06:02

569. 古董车收藏价值彰显 [86%]

...能使用,从而失去了收藏古董汽车的灵魂。此外,国人观念也影响了古董车收藏。国内藏界对古董汽车的认识普遍不足,由此,藏家们对其收藏价值也并不看好。很多国人还不明晰古董车与二手车的区别。认为古董车就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13 10:19:10

570. 陈丹青的影响力仅限于中国人[86%]

...几乎跟所有赴美美术家一样,陈丹青的影响力,仅限于中国人。回国之后,陈丹青以美国为蓝本,挑战中国的教育体制,高调辞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导,以老愤青的姿态谈古论今,指点江山,活跃于讲台和屏幕。从画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06 09: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