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01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088秒)

5701. 印象派大师莫奈 自然界的光影捕手 [44%]

...迹、12幅其他印象派画家大师作品,以及3件莫奈生前所用物品,其中囊括莫奈艺术生涯各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作。难得的是有几幅首度来到中国大陆的巨幅油画,如3米长的《紫藤》、2米高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11 10:39:23

5702. 名人信札受藏家追捧或因其为历史孤本 [44%]

...曝光即引来钱钟书遗孀杨绛的强烈反对,因为这次拍卖的物品里有钱钟书和夫人杨绛、女儿钱瑗及朋友的私人信件,其中包括钱钟书写给香港《广角镜》杂志社总编辑李国强的信件。此事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我不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03 11:03:14

5703. 异类汪建伟:将哲学视觉化 作品难以阐释 [44%]

...开始做装置实验,制作出了《文件》《事件》等等奇怪的物品。那时,装置艺术这个词语刚刚传入国内。汪建伟之于大众是失去公职的异端,作品之于艺术圈是不知所云的另类。  在VideoArt的概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05 09:26:15

5704. 科技水墨新时代 首届「水墨现场」台北展博会即将开幕 [44%]

...年展装置作品「叶伟立与叶士强」之节选,包含手制生活物品及一面古琴。意识画廊的徐永进绘画性笔墨作品,则透过巧妙的布展安排,于静谧的禅室展出,透过视觉与体感的重叠感官,在空间中重新感受书法妙境。来自高雄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1-16 11:44:32

5705. 雕塑离生活有多远 应该走向哪里? [44%]

...讲究审美化的体验。雕塑(名词)作为一种审美物品不仅是人们精神消费的对象,而且也是营造环境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经济审美化要求把人的快乐和幸福作为基础,这就必然引导...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1-07 11:29:29

5706. 北京季节画廊:对艺呈三人 [44%]

...,有的画的是工作室的景象,有的则是选取了工作室内的物品进行写生创作,这些不同集合成了一个庞大的创作者的生态系统,观众的生态系统与创作者的生态系统进行碰撞,共同发起了一场以艺术之名的人民战争。据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03 22:19:47

5707. 敬华秋实 纳海汇心——敬华201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12月14日举槌沪上 [44%]

...收藏界对之珍若拱璧。劫灰余物文革退还物品专题一直是敬华的传统板块,拍品的可靠来源每次都受到藏家的追捧。槁木奇石因材施艺,巧借天然,造就神奇。姚黄魏紫专题中收录了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2-09 15:47:20

5708. 九十年代中国雕塑的创作状态 [44%]

...组来达到创造的目的。于是以技艺制作为核心的雕塑和以物品选择为基点的装置在现代艺术中构成某种对立。但对于当代艺术则不然,因为反对为社会接纳的结果,使艺术对传统的反叛失去意义。艺术和传统重新达成一种新的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18 13:59:23

5709. “时间的厚度”黄木个展在艺琅国际隆重开幕 追溯并感悟时间的记忆 [44%]

...被所谓的重大主题挤压、轻视、遗忘甚至消失。这些日常物品的表现为我们呈现了这些可视、可触、可亲的记忆,而有些东西的消失则成为永久的遗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30 12:36:00

5710. 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2015年春季拍卖会 [44%]

...三组象征符号:钥匙、靠背椅、门钉,并通过对这些日常物品赋予拟人的意义自由、威权、阻隔,成就了这张充满政治及社会隐喻的表现性风格作品。谷文达(1955年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04 16: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