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4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061秒)

591. 结束是开始的把戏(随记) [49%]

...属性挤压下,早已产生身份的焦虑与不安,形成现代社会物化的后坐力。在史诗时代,人与自然是没有区分的,个体的生命很清晰,不存在角色自身的追问或彷徨。而随着民族、族群等政治符号的确立,个人开始不断探寻自身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2-01 15:19:41

592. 对话徐冰:水墨是一种思想 [49%]

...表着一种东方文化的底层逻辑,实质并非那些流传下来的物化的墨色与笔法,存在于精神交流的瞬间,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其背后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分野。我们应该如何界定水墨的‘新旧’?只能说,随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7-11 12:13:00

593. 缺憾的身体 磨练和滋养——于吉作品《石肉》系列及其他 [49%]

...命完整状态;里面潜伏着近现代思想中,种种将生命现象物化的企图。法国人类学家大卫.勒布雷东曾发现,人们因此总爱陈词滥调地不将机器比作身体,而将身体比作机器。于吉曾为她的《石肉》系列写道:&ld...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18 16:29:35

594. 缺憾的身体 磨练和滋养——于吉作品《石肉》系列及其他 [49%]

...命完整状态;里面潜伏着近现代思想中,种种将生命现象物化的企图。法国人类学家大卫.勒布雷东曾发现,人们因此总爱陈词滥调地不将机器比作身体,而将身体比作机器。于吉曾为她的《石肉》系列写道:&ld...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18 16:29:35

595. 徐虹:关于女性主义艺术的答问 [49%]

...了21世纪,伤害主题更多和商业社会结合在一起,女性被物化,被消费,这也危及到女性对自己身份和角色的定位。一些作品中展现的身体伤害实际也指向精神伤害。所以对女性以身体为符号而创作的作品,是要细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3-09 11:06:28

596.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质朴的精神——陈坚水彩作品展”于9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49%]

...艺术创作作为追求信仰的途径在人日益被物化的今天,我常常思考,也许应该借用艺术的途径,将景与物精神化,将人还原为最本真的人。曾经,这条通往艺术圣地的朝拜之路隐秘难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9-10 14:40:50

597. 对于人工智能,不妨先用起来 [49%]

...作中的实际角色和真正问题。所以若想避免抽象、夸张和物化地讨论人工智能问题,我们首先要厘清对于人工智能认知上的结构性错位,不能将通俗文艺和高雅艺术混为一谈,并忽视其中的跨媒介、融媒介现象和人工智能对于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7-04 01:44:05

598. 和自己有关的并不多——胡志伟作品展 [49%]

...拓展出移民化宗教属性,牵扯到对于阅读真实性所产生的物化进行虚无的价值判断,并延伸到各种记忆存在的假想纠缠中进行理性的搬运和整理,又通过对不同的动物形式罗列的层次感叙述来等级、制度以及卑微的快感,这些细...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10-20 11:43:37

599. “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研究展于中间美术馆开幕 [49%]

...知,它告诉我们,中国山水画的实质并非那些流传下来的物化的墨色与笔法,而只可存在于活生生的精神交流瞬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亦是如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5-27 14:38:17

600. 非物象的超感 [49%]

...在。而人作为能量的连接点,将超出经验意识的感知通过物化的手段对其进行艺术创作,能量是抽象的,感知也是抽象的,呈现的结果就必然是抽象艺术的形式,而根源却是具象的内容。  在艺术的世界里并不是非此即...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3-09 17: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