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8项。(搜索耗时:0.0095秒)

601. 两江汇流和光同尘——徐唯辛和童振刚的艺术 [91%]

...童振刚这两个人。徐唯辛关注的对象是社会生活的最底层。那些矿工、农民和士兵,满面焦土,口干唇裂,我们却能清晰读到朴素、正直、坚毅、果敢这些关键词。艺术家通过迫近的肖像,告诉我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17 13:09:29

602. 艺术与现实的碰撞 《唤•觉》当代艺术家联展在3+3空间开幕 [91%]

...栖,从各自的观察角度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陈述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这种自我、个性的独白和陈述,为我们展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开启了思路。三位艺术家,通过自己对思维制作的语言,诠释了当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困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7-21 18:53:14

603. “艺术教育”四周年,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M+1 项目:美育进校园”浸润计划开启社会美育新篇章 [91%]

...跨界融合,致力于构建美美与共、美以成人的社会美育大课堂。M+1项目:美育进校园浸润计划以系列讲座为主要形式,围绕在展艺术家的艺术生涯,结合展览背景对作品进行深度解析,旨在引导观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11-21 10:15:54

604. 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批评家与艺术家对话系列 [91%]

...险之一竟也是,它有一种濒临沦为哲学和社会学的附庸的危险,在这里,知识战胜了艺术成为了艺术的前提。  鲍栋:你是在批评杜尚与博伊斯?  葛磊:我想说的是,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03 12:15:56

605. 思路 动向 创新:中国艺术教育发展思考 [91%]

...些普遍原理。这三支大军应该各扬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艺术教育的特色。作为国务院学位办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先生思考清晰、见地深刻、表达敏锐。实际上,他在对中国的艺术教育做一些总体...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1-11 11:34:00

606. 德国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 [91%]

...和平。而艺术则被他认为具有革命潜力,艺术创新是促进社会复兴的无害的乌托邦。博伊斯正是这样试图用艺术去重建一种信仰,重建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在1921年5月12日,波伊斯出生在德国莱茵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20 15:41:59

607. 2012收藏年度人物北京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91%]

...军,是党和国家重要的网上舆论阵地,将秉承官方媒体的社会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十二五倍增计划,因势利导,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收藏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作为新华网创立的活动品牌,以人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26 16:24:42

608. 张颖川:地方美术文化的写作意义 [91%]

...所谓的“书画家”“书画展览”非常多,并多发生在民间社会各地,民国时期到60年代的资料因历经各政治革命运动的清洗散失较多,甚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原作品都不容易找到。当时这还不是工作的难度,最大的问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6-08 17:03:04

609. 艺术品市场亟待修法建制 [91%]

...艺术品领域的地位迅速提升,话语权增加的分量比较快,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吸引了社会大众广泛的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艺术品市场交易或研究艺术品、爱好艺术品的人数已经突破1个亿;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02 09:01:57

610. "乱展"一个不能把握整体的时代 [91%]

...一。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中存在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线索。一种缺乏独立思考仅仅追求视觉性和自我至上的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脱离时代性格之外的自我陶醉。艺术创作的终极关怀是对于自由和责...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4-08-06 09: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