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5372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134秒)
...年代起出现的各种思潮和现象,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重返社会主题关注的后现代趋势,无一不是对轰轰烈烈的抽象艺术运动的反拨。中国艺术家对西方抽象艺术的直接了解不算多,仅有的几次来华展览中的抽象作品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08 13:44:25
...术产业化:个体的消失(在我们这个时代,潜在的社会倾向和弱势、边缘的声音完全被一种可视、可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对话”的、“肉身化”的权力话语所掩盖。这种权力话语来自市场操纵的权威、媒体、机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18 22:52:07
...学,一只生死叠加的薛定谔之猫。中国社会今日之状况看似乱象环生,各种思潮、价值观纠缠不清,让无数的人心乱情迷,茫然无序,仿佛被一种无边的法力抛弃到茫茫的海上,找不到一盏能够指向彼岸的灯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21 16:58:40
... 特别是90年代末,中国当代艺术趋于自觉:一方面社会性结构的调整使得艺术家从对政治的愤怒中挣脱;一方面是对本土文化的重新认识,使得当代艺术家意识到自身言说方式的确立才是结构性的开端,也是强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18 16:47:54
...无遗。作品是极度个人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生存者的共同境遇。陈秋林的《城市管理者》及谢素梅的《沙漠清扫者》则将关注投向了城市基础服务者的群体处境。二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以影像手法去...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8-02 16:53:33
...有的文化重要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画院的性质,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于画院的认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的增多,使得操办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画院原本作为纯粹和令人仰望的艺术精英荟萃之地,也遭受了硬生生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12 10:20:40
...春意盎然三个板块,多维度地展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和中国艺术的勃勃生机,也作为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一个文化组成部分。其次,我馆参与主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2-14 13:19:12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庞学臣说,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该馆于2010年成立了黑龙江省文博志愿者基地。成立之初,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仅有寥寥几个团队,而如今,这个志愿者基地已发展成拥有16个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10 09:25:09
...成了需要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东西。“自我”没有具体的社会身份,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形成具体的社会身份,“自我”是最普通化的,同时也是最自我崇拜化的。她带有很强烈的后专制主义特征。岳敏君本人将之称为“新偶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04 18:50:00
...我们千万不能用这种叙述代替我们自身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判断。否则,中国当代艺术就缺少了脊梁骨。二、我们必须认清西方人在用他们的文化模式叙述中国当代艺术的同时,以经济收藏和博物馆的制度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7-20 18: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