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111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25项。(搜索耗时:0.0082秒)

631. 成都灰和成都紫,何多苓和何多 [71%]

...一个场景是我去他在抚琴小区的家里采访他。那时我是一个在新闻界刚出道不久的文化记者,对新闻抱有强烈的热情,有点小机灵,但总得来说是懵里懵懂的。在何多的家里,进门坐下之后,身着白色短袖T恤的翟永...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13 11:30:03

632. 徐冰:等待了半年的美院录取通知书 [70%]

...说了一句学画最好的地方是中央美术学院。从那时起这便成了我的理想。1974年我高中毕业,到延庆农村插队,由于在农村我们办了一本叫《烂漫山花》的群众文艺刊物,县文化馆知道有个知青...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8-03 10:27:37

633. 城市的眼睛:石羆个展 [70%]

...的重要记忆,他们的童年和少年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那时还算是个有人情味的年代,邻里的大小老少都相互认识,生活和娱乐都经常有来往,至今也还留有可讲的故事。相比商品房时代的今天,邻里关系陌生,人情味淡薄带...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08-26 13:56:50

634. 各自的杜尚——答河清 [70%]

...。1998年夏天,我到纽约去,顺便看看陈丹青,他那时还未回国生活,画室在时代广场附近,他也喜欢着杜尚,我们聊了一阵杜尚的潇洒。接着,我还顺便去看看徐冰。徐冰当时还在东村的地下室住着,正在日夜炮制他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05 09:11:48

635. 黄花梨皇后的嘉木之缘 [70%]

...的书籍资料,任何有关于黄花梨家具的资料都不会放过。那时,王世襄关于中国家具的书还没有出版,伍嘉恩最早看到的是德国收藏家古斯塔夫·艾克1944年出版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相比清代的紫檀家具而言,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07 15:02:58

636. 范勃:从古器物的肌理获取油画的精神因素 [70%]

...广州美术院的研究生以后,第一张作品并不让导师满意。那时的范勃就放下了画笔,走进了图书馆,开始翻阅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器物。范勃说:我生于北方,是天津人。天津人有玩物的爱好和传统,我真正开始接触...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19 09:27:04

637. 闯入中世纪 闯入“黑暗时期”圣母像 [70%]

艺术史的人都说,中世纪时的欧洲最为黑暗,因为那时的政权全被教会所把持,民主被压抑,无人性,甚至还有过追求科学的布鲁诺被教会烧死那样极端的事,也由此而产生了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从而拯救了整个西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05 09:33:02

638. 画家黄永玉:平生最爱是文学 [70%]

...我跟着报纸上的消息到处找他,最后在赣州找到。记得他那时也画三毛。他坐在窗子边小台子旁重复地画同样的画稿。一只手拐不自然重画一张,后脑部分不准确又画一张,画到第六次,他自己也生起气来。我说:其实张...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1-11 10:55:14

639. 傅雷之子傅敏谈父亲的艺术修养和收藏 [70%]

...在艺术教育方面一直重视,你哥哥傅聪是钢琴家,你父亲那时候对你在艺术方面是怎么培养的?傅敏:小时候我拉过小提琴。澎湃新闻:书画方面有没有花工夫练习?傅敏:没有,父亲不强迫我们练,但是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9-05 11:11:52

640. 杨建国的收藏秘诀:用眼看而不是用耳听 [70%]

...他的话说,一开始收藏从没想到钱的事,完全是凭兴趣,那时猴票5毛一张,整版40元。如果留到现在,这个数字不知要翻多少倍。  当大多数集邮爱好者开始玩整版票并进行投资时,老杨早已转了行。上世纪80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21 0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