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3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25项。(搜索耗时:0.0113秒)

641. 周春芽1988年给吕澎的另一封信 [59%]

...们是否觉得用便宜的钱买了一幅高水平的画。要知道,西方人一般还是愿意买便宜货的心理。我建议在你们举办的画展中,可以把几幅画标价很高,但你们也明白这是不可能卖掉的。这表明这个展览的经济价值,而大多数作品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1-19 15:14:07

642. 艺术家朱青生的“最后一课” [59%]

1988年5月4日的行为艺术作品,朱青生披着红旗沉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01 10:44:52

643. 艺术家朱青生的“最后一课” [59%]

1988年5月4日的行为艺术作品,朱青生披着红旗沉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01 10:44:52

644. 五四青年节系列专访•王斐油画 [59%]

...没有眼珠的古代汉族男子作为我绘画的主体,是因为在西方人脑海中中国人的文化形象有两种,文革时代绿军装五角星的中国男人和秃头辫子的满清式的猪尾巴的男人:首先,文革时代的中国人形象受西方关注是因为西方人的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4-23 17:09:22

645. 全球金融海啸与艺术品市场论坛:伍劲发言 [59%]

...戏当中越来越扮演着主导的角色,有越来越的话语权。西方人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个游戏。像希克这样对中国有充分了解的人,他自己也希望中国当代艺术在中国生根。我觉得的中国的艺术如果依靠西方人对它的价值判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16 16:32:45

646. 世界是你们的—余友涵专访 [59%]

...内在想法也不了解,只能看到表面的情态。关于语境,西方人觉得我们是乐观的,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创作圆系列时,是逃避的,觉得社会太吵闹了,我需要找个地方,象牙塔之类的地方躲起来。有些画,如玩世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9-15 10:14:48

647. “艺术市场”那点事儿:盛极而衰元气大伤 [59%]

...  从无到有  80年代末,一个西方人想要通过艺术了解中国,那么他大概有两种选择:几百年前的古董书画,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和油画。人们不知道当下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而这个国家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2-24 11:50:12

648. 文化波普: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基点 [59%]

...于中国本土艺术的价值基础的建立,虽然它不那么讨好西方人,或者说,西方人不是那么容易读懂,因而国际影响相比较小,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文化波普更有生命力。我把李山放在文化波普艺术家这个范围可能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24 10:46:15

649. 蔡国强:在纽约楼顶眺望中国艺术 [59%]

...论来源。  蔡国强:后来到西方世界,西方人感觉我的作品不是很难理解,这与我的教育背景分不开。我的思想确实有两个源头,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其次就是改革开放以后,传进来的西方文化艺术思想。&nbsp...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00:49:00

650. 上博与故宫藏明清贸易瓷展开幕 展示外销瓷之美 [59%]

...或军事团体、城市和各类组织机构徽章的瓷器,均来自西方人的特别订制。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李仲谋向记者介绍,2008年,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将珍藏的97件明清贸易瓷器捐赠上海博物馆。此次展览从中精选了1/3的展览来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19 09: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