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1项。(搜索耗时:0.0174秒)

641. 大象出走 [92%]

...面向公众开放。“大象出走”试图回应后疫情时期的当代社会以及生活形态。该展览通过五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方迪、李明、彭祖强、沈莘和陶辉的全新委任创作,呈现一个独立与纠缠的对话情景。大...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2-01-10 15:35:53

642. 吴鸿与张东红对话:“软暴力”——温柔地杀你 [92%]

...到了九十年代,整个社会过渡到一种更加彻底的商业化的社会形态中,面对这种变化,艺术家已不再是羞羞答答,而是毫无遮拦地表达着他们所体验到的整个社会对于这种物质的欲望。那么,在这种表现的过程中,也促使着我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03 19:45:14

643. 广场:“怀疑论者”张大力和他的“非暴力”美学 [92%]

...身,而是涉及一个比较公共性的话题,在其中寻找今天对社会、生活判断的指点。更多的是一种隐喻,只是借用了广场这个单词公共性的概念,不应把它局限在具象的广场当中来谈论。更多的是如何对真实进行追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30 17:15:29

644. 吴琼的“中国孩子们” [92%]

...以此来寄寓艺术家对儿童身上那股纯真之气的向往、揭露社会的黑暗。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儿童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唐志冈的《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13 11:34:05

645. 关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影响城市形态 [92%]

...的《重庆老工业印象》展,用极强烈的摄影语言,记录在社会变迁中将消失的老工业遗迹,思想深刻,饱含深情,体现了摄影的境界,非常有力量感。据策展人李晓飞介绍,参加这个展览的10位摄影师都是重庆本土人,他们从2005...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25 15:10:13

646. 2011上海设计展9月15日开幕"3+1+1"形式展创意 [92%]

...计作品的背后显露的是设计师个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形态发展的敏锐思考。在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相关的论坛活动。9月15日开幕当天,在世博中心蓝厅召开主题论坛会,邀请国内外一流设计大师、著名学...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9-14 10:08:54

647. 青年文化的视觉化——谈熊莉钧的绘画作品 [92%]

...市化经济强国。尤其是在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的加快,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逐步变成国际化的,新兴都市文化的策源地。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后出生和长大的年轻一代人正大走向社会的前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23 16:40:15

648. 袁顺“0”计划:疑问的丰碑 [92%]

...本质。节日、庆典以及日常生活是一些决定了人类活动的社会惯例。节日就像是与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相对应,往往被视为生活的高潮。它是对于人类存在进行哲学反思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它的地位堪比“爱欲”和“死亡”。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11 21:59:00

649. 另一种乌托邦 [92%]

...,在战争时期使用雇佣兵等等,实际上是一个美好的公共社会理想。然而这种依靠个人虚拟和想象建构起来的理想国,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空想。也使乌托邦这个词有一个更广泛的意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07 14:16:40

650. 1500块“古歌砖”砌上威尼斯双年展 [92%]

...作品进行了采访报道。舒勇将1500句当代中国民众社会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话语,用谷歌来翻译然后用书法将其写成中英文对照,展现在1500块古歌砖上。昨日开展时,这1500块古歌砖已经全部被一块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06 09: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