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9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11项。(搜索耗时:0.0078秒)

651. 漆澜:漂流的乌托邦——关于何工 [61%]

...信心,因为我强调经验的真实和表达的敏感,无视个性的理性在我看来是一种唐突和野蛮。面对艺术家,我得首先尊重他们的个性,其次才是力图去做一点判断的尝试。尽管这样的写作是感性的,但是或许更加真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03 19:39:21

652. 性别喻意的空间——何唯娜的水墨绘画 [61%]

...rdquo;系列。红泡泡显然不是一般的生活物体,它是一种生理性的物质。它使人联想起女性有关的生理现象,比如和生殖,和女性生理周期有关的血水意向。画家将它们置放在浴缸中,让它们泛起繁殖和扩张的生物性&ldq...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19 14:07:23

653. 寻找当代人的形象 ——析乌日根作品《世纪人》 [61%]

...有移情基因遗传,当代人的合作关系日渐趋于实用理性已经把人性的移情消失信号表露给我们,而情感展现的安全性在当下社会不断受到挑战。在这里,笔者没有从周的意思,仅是提出:我们怎么理解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04 11:49:28

654. “复制的脆弱”朱逸清&薛永军作品研讨会(摘要) [61%]

...其实有一种联系,我们自己能感觉。但是你们想法可能偏理性,我们感觉偏感性一点。刘礼宾:印章代表了政治权利和身份。朱逸清:我们是否...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0-16 15:47:26

655. 李国华:从“国画”到“水墨”--新历史观的形成 [61%]

...生涯。他将现实、政治的元素大量融入水墨创作中,利用理性逐步清理当代人思维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与缺憾,并始终坚持从个体与自由角度出发,看待人与社会以及世界的关系;何灿波则对信仰问题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在他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03 17:39:17

656. 李国华:从“国画”到“水墨”--新历史观的形成 [61%]

...生涯。他将现实、政治的元素大量融入水墨创作中,利用理性逐步清理当代人思维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与缺憾,并始终坚持从个体与自由角度出发,看待人与社会以及世界的关系;何灿波则对信仰问题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在他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03 17:39:17

657. 赵力:筚路蓝缕征程远 [61%]

...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的艺术,始终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在他们看来,艺术与社会之间、艺术家与审美对象之间,从来就不是一般的再现与描述关系,必须通过形式的提炼与升华,从而表达出艺术家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20 14:29:21

658. 马琳·杜马斯:艺术不只制造美丽,我制造粗陋 [61%]

...态和影像,又混合着当代的理念和语义,这些特征常与反理性,非和谐,多样化,模糊化相连,使作品的表达趋于多元和异质。杜马斯作品中的形象多来源于照片和杂志,照相图像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模式,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7-18 09:09:26

659. 吕澎:重要的不是“什么是当代”:我们应该关注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代性 [61%]

...少表现),那么,潘天寿、李可染的作品就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成分,他们没有越出传统中国画轨道……可以说,潘天寿、李可染在中国画上的建树对后人所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消极的影响。与他们相比.傅抱石也有类似之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05 21:52:33

660. 中国艺术在切换观世视角——吕澎谈2011成都双年展“物色•绵延” [61%]

...知觉的重要性,强调的是前后之间的关联,而不是我们用理性、科学、机器、逻辑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所以我觉得物色•绵延这四个字联在一块是有意义的。在主题确定后,接下来的各个展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11 17: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