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44项。(搜索耗时:0.0063秒)

671. 重庆艺术家傅文俊把观念摄影搬上世界舞台 [71%]

...了解,事实上,观念摄影在西方起源很早。20世纪后期,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人生两途》、亨利·佩奇·鲁滨逊的《秋》、《弥留》应该算是观念摄影的最早起源。如今,在中国,观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13 10:52:45

672. “今日之神话”隆重开幕 庞茂琨个展颠覆庞氏古典 [71%]

...人们展示了一种独具魅力的庞氏风貌。90年代后期庞茂琨的作品面貌出现变化,题材越来越趋向生活化、日常化和个人化,他曾经为之痴迷的细节、光影、完整性以及优美逐渐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直接、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05 11:49:40

673. 大拍将至—南京经典助推2014秋拍佛像、瓷器收藏市场 [71%]

...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这些装饰都体现出永乐后期造像的典型特点。尊像保存完整,金水纯厚,呈现标准的明永乐宫廷鎏金造像特有的金桔红色,细部特征刻画细腻生动,原装封底完好,为标准永乐宫廷佛造像所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17 13:57:49

674. “女性身份”的观念错位――评中国女性艺术兼与何桂彦商榷 [71%]

...因为女性主义是西方现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和美国两次女权主义运动下的产物,之所以强调它的‘主义’特征,主要是女性艺术出现之初便与政治、性别、种族等问题联系在了一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3-18 09:13:09

675. 这个寒冷冬日不可错过的十个大展要开幕啦 [71%]

...80年代的“乡土绘画”追求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1990年代后期出现了反映都市变迁与消费社会的景观现实主义,以及2000年以来,以日常、微观、身份为特点的“新现实主义”倾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10-27 09:48:04

676. 明代瓷器:一直被市场所低估 [71%]

...,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相应地碗底心凸起。明后期因胎土可塑性差、釉浆不够纯净、不注意修胎,瓶、罐等大件琢器多在腹部留有接痕。纹饰特征而纹饰,则比造型更具时代特征,如永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02 10:07:21

677. “高峰书屋”藏近现代书画作品专场 [71%]

...写生,对黄土高原的地理及人文特色掌握透彻,八十年代后期曾创作了黄土高原系列,本幅即为其一。在此件作品中,吴冠中将线条从配角拉至前台,并大胆的加以极尽扩张,从而使其转化为造型的主体。此外,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5-22 11:21:56

678. 影响了梵高的巨匠 90岁时仍说自己不是真正的画家 [71%]

《北斋漫画》江户后期,随着町人文化(市民商业文化)的发展,浮世绘创作也进入了黄金时代。而葛饰北斋一生中的两个最大成就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一是完成了被称为日本漫画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4-14 09:12:44

679. 有窗户的画室——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艺术作品展 [71%]

...家为了获得话语权而奋斗的历史。周思聪是20世纪后期的著名女艺术家,她的作品是80年代中国水墨艺术转型成功的标志之一。作为女性,她的声音在时代合唱中显得独特而清亮,她不仅和同时代男性画家一样成功处理...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4-03-11 09:28:09

680. 孙振华:关于“公共艺术”的几点看法 [71%]

中国则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公共艺术的概念才真正在中国深入普及,正是我到了深圳以后。我觉得公共艺术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它不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城市雕塑,它包含了一种新的价值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0-25 09: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