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8项。(搜索耗时:0.0202秒)
...钊一起创办过北京志成中学(现北京35中)。父亲邓建榕在抗战期间是史迪威将军的翻译,抗战结束后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动力学,并在美国波音公司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回国,曾任中国民航高级工程师。他的五叔邓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23 10:28:23
...安木刻是一次对主体的重新命名--无产阶级或革命(民族抗战)的主体。主体的认同也必定带来审美上的变化。延安木刻对艺术形式的改造,是基于一种重新建构的需要,这是朝向未来的艺术。现代性的入侵,导致传统主体的危...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10-16 15:03:15
...民国时期就已十分出名,他自1942年下半年开始直至抗战结束,四年时间里每年都举办一次画展,轰动一时。当年做画展是连展带卖,每一次展览其作品都销售一空,可见受欢迎的程度。时至今日,更是达到了其应有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30 10:27:09
...就是榫接方式,这也是梁思成从19301937年一直延续到抗战,不断的考察,才把中国木质建筑整个性质特点通过现代建筑绘图方式把它全部描绘出来,我们今天之所以有一部《中国建筑史》要感谢这位前辈,我总是能想起傅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20 14:57:15
...画里没有一幅真迹。曾经有人带来几十幅林风眠的抗战题材作品,但其实林风眠根本没有创作过这种题材。姚远东方说。孙佩韶同样指出,林风眠真假作品混杂,让市场没有信心,再加上林风眠的作品基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11 09:10:09
...沈先生专为次卷作了拔,并配以精美的装裱。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之日,沈尹默先生喜悦之至,将此描绘了祖国壮美山川的三卷《长江所见之景》转赠给了蒋中正宋美龄夫妇。1949年,长卷由宋美龄携至台湾,后又由台湾带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07-19 22:02:00
...德国作家歌德的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独幕剧,后被改编成抗战街头剧。徐悲鸿一生提倡写实主义,作品往往流露出爱国之情。《放下你的鞭子》是徐悲鸿于1939年旅居新加坡期间的作品,正值艺术家本人创作的巅峰时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8-29 00:51:49
...就是榫接方式,这也是梁思成从19301937年一直延续到抗战,不断的考察,才把中国木质建筑整个性质特点通过现代建筑绘图方式把它全部描绘出来,我们今天之所以有一部《中国建筑史》要感谢这位前辈,我总是能想起傅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30 09:20:32
...我初到清华美院,被领去拜访吴先生,问及此事。他说,抗战期间他考取杭州艺专,一路流亡,途中苦学法语,预备将来去巴黎。胜利后,国民政府迅即恢复各学科专业官派留学,全国42个名额,其中绘画一名,雕刻一名,他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7-07 14:53:31
...怀着深切的责任感,樊建川散尽数亿家财,为和平收藏抗战,为未来收藏文革,为民族收藏传统。在樊建川的博物馆梦之队中,他一直希望修建中国改革开放博物馆,按年份划分,每年以一个历史大事件为主题,30年共30个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24 10: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