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8项。(搜索耗时:0.0114秒)

761. “未来展”的“亚现象”想说什么 [68%]

...一代艺术工作者的投资,则是有很大风险的,所以实际上个体年轻人对于整个当代艺术体制在三十年内是基本没有用处的(就像在国画界,黄土画派以后似乎没有什么能保存住的新东西出现,这当然不是说刘文西、石鲁、范曾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18 10:25:47

762. 新卡通:敢问路在何方 [68%]

...上的描述性定义甚至商业标签,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群体中个体的独立性。而如何在商品经济时代中寻求个体生存、艺术创作独立性与市场评判的平衡成为这一代艺术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面对这些忧虑,画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7-21 15:11:35

763. “后抽象”:抽象艺术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68%]

...之一,其诸多的可能性就在于,它能有效地捍卫艺术家的体性、观念性和创作性,而且能让抽象艺术与文化多元主义发生直接的对接。【编辑:刘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4-22 20:57:38

764. 70后艺术家尹朝阳:三十年未改的硬气! [68%]

...进入到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探索中。青春的群体性被艺术家体性所替代,《神话》中对于狰狞面孔的特写将人的异化描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1-06 11:09:28

765. 中国画家向日本画坛成规模的摹借:空前但不绝后 [68%]

...见不鲜的;四、巧合。即往往两个完全不可能发生关联的个体,在绘画风格上产生了近似,这种情况也为数不少。总之,摹借也好,影响也罢,均非我们能用已有的美术史认知想当然地得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2-02 09:24:20

766. 隋建国----公共化的个人痕迹 [68%]

...公共制度的制定到文化的书写和传播到道德标准的建立,个体的意志始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被放大、再现和转化成为公共意志,从而获得主宰我们的权力与合法性。  “公共化的个人痕迹”讨论的不仅仅是艺术家思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27 19:54:00

767. 李公明:论艺术在当代的社会责任 [68%]

...题,是因为它无法真正做到脱离社会。自我、艺术本体、个体心性的呈现等等无疑是艺术审美意识中很重要的方面,但它们实际上无法使艺术割裂与社会的联系。归根结底,艺术无非是社会精神意识的一个领域,它的价值判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3-12 09:20:47

768. 现代性快乐和巴拿马回声——陈福善的“喜悦实践” [68%]

...一个完整不破的结论。在外界承诺的种种机会下,每一个个体似乎都失去了实施愿望的能力;几十年后的巴拿马华人生活改善,并不是巴拿马运河的原意,但却和巴拿马人有了些许共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5-31 02:19:35

769. 非常时期下开馆的香港M+:如何谱写视觉艺术新叙事? [68%]

李明维《鱼雁计划》1998,“个体·源流·表现"展出作品另外四场展览则不卑不亢地探讨了亚洲与西方文化之间相互关联与影响的不同方式:可能是“物件·空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2-20 14:10:43

770. 中国当代艺术家:西方艺术市场的动力 [68%]

...济的转型以及西方文化的洗礼,在创作语言上通常更强调体性和主观直觉。在曾梵志成为世界市场中最受重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前,直到2000年,他的作品也只是被西方收藏家所收藏。从2005年起,中国台湾、香港以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7-14 15: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