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3项。(搜索耗时:0.0250秒)
...殿英盗皇陵,然而,因盗掘流失文物却在近年最为严重。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虞长生曾说,很多人以为中国文物流失最严重是在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其实不是,真正流失最厉害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7-21 10:05:26
...家墨迹,这批选登的文史翰墨首届中华诗书画展,实际上就是文化名人作品。这些作品既有鸿函巨椟的珍藏手稿﹐也有俛拾才思的自书诗文﹐更有笔墨横姿的妙手丹青。介绍提到的文化名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2-11 10:33:21
...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可谓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另一方面,两岸故宫都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机构,都在为如何更好地保护、研究与利用这些文物藏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22 10:35:40
...谈会上说了,要少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地位有影响,不是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拿北京为例,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方面,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壁画,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2-11 14:11:06
...张谔,江苏宿迁人,擅长漫画。曾任《漫画与生活》、《中华月报》美术编辑,《漫画阵地》主编,《民族生路》出版人。1938年后曾在武汉及重庆《新华日报》工作,发表大量漫画作品。1941年任延安《解放日报》美术部主任。1...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19 13:47:53
...阐释。例如,我们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看到,以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象征文人气质和品格意象的竹的造型,在近几年的影片中不断被重新解构和置换。譬如:如果说在《卧虎藏龙》中,自然形态、刚柔相济的竹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1-18 15:46:57
...方略,洋装的渗入提供了审美的另一种参照体系。日后的中华旗袍的演变由此开始。而这种加入了垫肩、拉链等西方元素的旗袍被称为改良旗袍。经典旗袍和改良旗袍在时间基本是以30年代为分界,旗袍在这一连串的领、袖、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7-16 10:51:36
...定,为一级文物。樊建川前些年去美国,曾在纽约中华公所讲演。蒋中正侄孙女蒋孝明女士当场捐赠了一件宋美龄旗袍。樊建川说:1941年,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授予宋美龄荣誉博士,2008年,该校授予我荣誉博士,为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04 16:31:20
...,却出现军阀割据局面而引发了北伐战争;跟着日本进侵中华,人民经历了痛苦的八年抗战;接着的是国共内战直至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亦非一帆风顺,其间波折重重,并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在这整整一百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7-04 14:45:21
...好条约缔结10周年纪念中国书法名品展》108页图84,日本中华书店,1988年出版。2、《中国书法全集》(61)《清代王铎》(一)221页图54,荣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12 13: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