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133秒)

771. 梁绍基:蚕我 我蚕 [70%]

...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床”,到走向自省并传达哲思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天庭”等装置作品。展览还将呈现梁绍基根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空间创作的特定装置作品,以及与生物学等领域发生跨学科关联的新作品。...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1-03-15 12:04:32

772. 「诗意的理性,温暖的冰冷」台湾艺术家徐瑞宪纽约个展 [70%]

...机或时光机器,引领我们回溯过往的美好记忆,在相似的生命经验中找到共鸣。进入展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作品是〈生灭〉,生命之前各物种平等,人类的介入造成生态剧变,艺术家意图藉由浅显易懂的装置传达生态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1-15 13:14:07

773. 触摸艺术:雕塑语言的第四度空间 [70%]

...、盲人互动中从新认识对方,理解对方,并且平等地塑造生命的意义。在20年前的触觉·凸凹的展览上,聋哑学校的盲童们触摸镌刻着盲文的雕塑艺术时表现出的真挚与欢愉,成为李秀勤跟踪盲人命运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29 11:01:47

774. 黄宇兴迄今为止尺幅最大,10余米恢弘巨制《熔流》亮相永樂春拍|永樂2024春拍 [70%]

...力的表象之下,亦包含了对于自然循环的思考、对生命哲学的诠释以及对东方美学的诗意表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6-17 13:00:21

775. 当克林姆遇上神经美学:启示的年代—现代艺术与医学的第一次冲击 [70%]

...示精子、椭圆形表示卵子,两者交缠,拟借此展现生殖与生命力之旺盛。差别在〈吻〉是各自在男女上表现,但在〈亚黛夫人I〉中,则全部汇集在同一人的圆裙之上。柯米尼在其分析席勒的书中这样说:“有很多外在与内在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6-09 10:03:04

776. 满瑞斋第三回——《一时英雄》 [70%]

...。。。。  这些英雄站在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拯救着他人的性命,另一方面不管他们是否想成为这样的英雄,是否真正看重所谓英雄的称号,他们的社会职责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2-01 17:05:55

777. 吕澎:表面世界的故事——俸正杰的艺术 艺术是对现实状态的一种巧妙的的转 [70%]

...死了,年轻人将其骨骼透视出来,似乎延续了表现主义对生命的追问,但是,整个构图却是波普的样式,俸正杰把追问表面化了,在这个时候,看上去他已经没有兴趣于老师辈的深度。他参加过王林对中国经验&rd...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20 14:06:38

778. 2010上海艺博会将推出“城市雕塑作品主题展” [69%]

...现出了其承受带领家庭的责任之重,母犀牛,代表着孕育生命的大地之母,为温柔关怀,亲情的表现。犀牛小子则会以较具科技感的机械造型捏塑,象征对未来的展望。施力仁并非单纯描写复制犀牛的写实面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20 11:10:49

779. 贾方舟:不关注艺术潮流很难称得上真正的批评家 [69%]

...今日的批评也在模仿这种做法。它也试图‘在他人的生命中凝视它的生命’,‘通过想象潜入’到陌生的生命中去。并说从主体经由客体回到主体,这是对任何阐释行为的三个阶段的准确描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4-28 16:54:24

780. 得“意”而忘“形”——评谭平的绘画创作 [69%]

...行,时而聚合,似乎要使时间有可视性,让人可以感受到生命体和人的情感状态。显然,艺术家自由流动的“用笔”与西方抽象绘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西方抽象绘画是明确、片面、偏激和极端化的,那么,谭平的抽象绘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04 2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