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824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99项。(搜索耗时:0.0177秒)

771. 孙振华:他总是带着那一代人的痕迹 [30%]

...,隋建国的讲述同时也是一把双面剑。这些讲述由于被评论者、媒体工作者的大量引用,获得他们的认同,使它同时可能产生一种遮蔽作用;这种遮蔽容易形成模式化的看法,影响人们对他的作品缺乏进一步更深入地、多角度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0-13 13:56:37

772. 弱暴的美学:感觉、经验与知识——对话罗发辉 [30%]

实践的一个主题。但我发现,就这一主题而言,很多评论者都习惯性地将其与社会、政治及文化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但实际上,我感觉最核心的还是你个人心理和精神的变化,你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记得有些访谈里面也有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7 14:28:52

773. 弱暴的美学:感觉、经验与知识——对话罗发辉 [30%]

实践的一个主题。但我发现,就这一主题而言,很多评论者都习惯性地将其与社会、政治及文化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但实际上,我感觉最核心的还是你个人心理和精神的变化,你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记得有些访谈里面也有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7 14:28:52

774. 弱普遍主义 [30%]

...    问题于是来了,在前卫艺术的先验论者及普遍主义者那里究竟发生过些什么。在1920年代,前卫艺术被第二波的前卫运动当作建造一个新世界的稳固根基。此种前卫艺术的世俗基要主义(secularfundamentalism)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1-05 11:43:08

775.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期货,你谦逊,你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傻逼! [30%]

...提,舍此而无发展,更谈不上繁荣。所以,我是艺术多元论者。在我看来,维护艺术的宽松环境,比推崇单一的,哪怕是伟大的艺术更重要,也是推动艺术健康发展的唯一的社会条件。那种大一统的可怕环境,应该不是今天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2-28 15:38:41

776. 关于张恩利《亲密》关系的九种解读 [30%]

...他还身兼太史公或异史氏那样的评论者。我们在看他,他也在看我们,我们在评论画,他也在评论我们,人生入画,画入人生,身份的循环交换形成一种复杂有趣的动态结构,也成为此画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3-05 10:10:55

777. 黄宾虹的释读困惑 [30%]

...画的味儿,连与黄宾虹交谊数十年的陈叔通也说:论者谓已熔水墨与油画为一炉。余曾与宾虹谈论及之,微笑未作答(见董雨苹《中国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只是一般的中国画鉴赏者,恐怕还未能识其已熔水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09 09:04:35

778. 理查德·普林斯游走在艺术与抄袭间 偷来的作品价值千万(图) [30%]

...个文化的编辑。"  评论者如是说  “偷”拍的作品  还是艺术吗?  一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7-01 21:33:01

779. 传统文化的融合力与生命力 [30%]

...代儒学没能完成现代转型有关,还和某些以儒自诩自期的论者宣称过多、建构不足有关。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儒学成为意识形态的这些现实障碍并非不能有所消除,但这必须建立在儒学根本性的改造、变革和建构基础之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5-12 13:24:35

780. 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编年纪事 (1978—2002) [29%]

...养德文章《创作欣赏评论读(父亲)并与有关评论者商榷》,认为罗中立的《父亲》表现了作者的病态心理,是以画农民的‘丑’,来证明自己的天才,就此引起争论。11月,《美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08 13: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