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3项。(搜索耗时:0.0093秒)

781. “韩家英的设计辞典”:一个由字、词、辞构成的世界 [86%]

...展览和韩家英横跨30年的艺术工作,折射出的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平面设计发展脉络,也是社会生活变革的历史映照。基于韩家英的创作观点,策展人崔灿灿仿照辞典的结构将作品划分为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11-06 09:33:45

782. 《社会的变迁 - 回望与前行》中德摄影艺术展 [86%]

...式以巨大的改变。  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迎来的改革开放,社会进入多元化、开放化状态。新事物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物质上人们的衣食住行、精神上人们的思维观念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在服饰上,蓝白灰色调服...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4-23 14:57:53

783. 日本博物馆的困惑和求变:社会功能弱化引忧虑 [86%]

...博物馆(含美术馆、资料馆等)的制度环境,在行政和财政改革之下正在发生剧变。根据2003年对地方自治法的修正令,公立博物馆的管理向民间组织开放,从此打开民间业者(指定管理者)参与管理公立博物馆的大门。2006年推出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19 10:59:19

784. 吕澎:看重艺术的无限力量——关于2021成都双年展的几句话 [86%]

...动力。成都这个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艺术最早发源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就出现了与全球各民族的艺术语言对话的新艺术,不少在学校和文化机构从事艺术教育和创作的年轻艺术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0-02 10:40:10

785. 慈禧后人的那些另类收藏 [86%]

...物,这其中的花销,那根正自己也说不清楚;第二,改革开放后,颐和园门票出版频率加快,平均几个月换一次门票,加上各种请柬、活动赠票等,收藏这些新票,只能花钱买。从事颐和园门票收藏,那根正只买不卖,至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2-05 09:47:55

786. 不忘初心·共庆华诞——罗氏兄弟携佳作献礼广西60华诞 [86%]

...土生土长的桂籍瑶族艺术家,他们敏感地把握和挪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西方文化媾和形成的巨大文化落差,很好地运用已有的文化元素和商业符号,用传统磨漆画语言表达人们对世界名牌的高度融入心态,用中国人思空见惯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2-28 14:39:47

787. 以开放的思想办川音美的教育(组图) [86%]

...而流变的。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比方说李谷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她唱的《乡恋》,那个《乡恋》当时别说是一般的老百姓不接受,就是很多音乐界的权威也纷纷的攻击,说这个是亡国之音。那么,现在谁认为那是亡国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11-24 18:56:26

788. 杭间:艺术的身后还有其他 [86%]

...,产生了所谓的革命现实主义;七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西方思想再次进入中国,中国人又开始全盘否定自己;直到近两年,随着本土意识慢慢觉醒,中国人又开始回归到自己传统价值观。事实上,这个过程本身可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1-05 17:18:52

789. 顾振清:美术馆不是提款机! [86%]

...地,宣传功能优先,倒也兼具了展示、收藏的功能。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以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进入中国美术馆为标志,中国的美术馆系统才有稍有解冻、稍有功能转型。1989年,国家级美术馆反倒成了率先吃螃蟹的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08 13:29:11

790. 冯原:民营美术馆填补官方体制的空白 [86%]

...同的侧重?冯原:我们在体制上经历了重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走向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但我们发现,在文化事业上两种体制并存。换言之,在政府主办的文化事业上,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文化框架依然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11 1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