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53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22项。(搜索耗时:0.0054秒)

801. 让村庄成为活的博物馆 [49%]

...姓,贩夫走卒,在这里互相包容,和谐相处,在潜移默化中生发出独特文化风景。几乎遍布村中每一个院落的压窗石上,除雕有花鸟兽禽,还对应着刻有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八字古训,文气十足,以简驭繁,儒家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16 10:43:21

802. “废墟——李纲水墨方式的再解组”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 [49%]

...间,消除某种确定的意义预设,在水墨、废墟共生的结构中生成隐喻:水墨作为文化的废墟,不需要浪漫主义的美学怀古,而是要在祛除各种视觉幻景的过程中,发现其被遮蔽的视觉有效性,在重组中激活&l...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15 15:13:06

803. “这里的展览静悄悄”——七人多媒体群展(组图) [49%]

...尺寸的改变却如此强烈地引发我们去思索在这个微观世界中生存的群体,似乎是我们中的一群,又如此和我们保持距离。或许我们应该缩小至格列弗游记中小人国的尺寸才能更准确地认识我们自身和生存世界的状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22 11:31:43

804. 无聊是博物馆的绝症 [49%]

...加而加重。直到上网查询,才了解到我这病并非无中生有,乃是博物馆疲劳症。这可不是我生造的词,早在1916年它就被一位名为本杰明·吉尔曼的研究者正式提出。这种病的表面症状是因精神或体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3-27 00:59:16

805. “幻像造景”高顺当代平面装置艺术展在晨星国际画廊开幕 [49%]

...同时通过自身来反观世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不仅在语境中生发意义,并且可以放置于一个更大的公共场域之中生发效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7-04 16:36:00

806. 普利策奖特写摄影奖 讲述退伍老兵痛苦战后活着 [49%]

...在那组作品里,先是一个懵懵懂懂的高中生和一帮朋友的告别聚会啤酒欢腾,女友拥吻,在马路边和铁哥们挥泪告别;然后是在军营帐篷前埋头祈祷的伊恩,刺眼的阳光烤着他背上的热疹,而他正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20 18:04:32

807. 作为时光雕琢者的伦勃朗 [49%]

...影中,或者同周边的物质紧紧相拥,就像是从画面的土壤中生长出的那样。表现手部的笔触和形成的肌理同画面环境的表现方式也极为类似,仿佛它们就是同一种物质。他或许在尝试通过这一可见的方式还原看和被观看、在触摸...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10 09:30:00

808. 成都遇上蓬皮杜 全球语境下迸发更强艺术生命力 [49%]

...让中外艺术家发生碰撞,让国外艺术家在中国文化中生发出新的想法。全球化的现代多样性成都·蓬皮杜双年展打破了美术馆围墙的界限,同时在5个地点(东郊记忆、成都方所、锦城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1-12 09:06:17

809. 投资艺术“金品”(上):作品价值与年龄辈分无关 [49%]

...没有修改的余地。这可以看出中国人用笔的难度很高,其中生宣纸的不可修改性,就是高难度的技巧,连画家本人都很难重复。另外,绘画中的超写实,比如李乃蔚,同样用中国传统画法,用线条的超写实,看原作连皮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11 09:35:37

810. 推荐人黄笃评曹雨:如何让身体既是媒介又是语言 [49%]

...体艺术和观念艺术中提炼出新的观念和形式,以探讨艺术中生与死、爱与恨、快乐与痛苦、时间与结果、意义与无意义的表现方式。她的这种实验态度,以去语境化的方式,剔除了那种带有说教式叙事的浸染,让身体或物质回归...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8-19 0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