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3项。(搜索耗时:0.0090秒)

801. 叶朗:美育传统不容忽视 今人审美遭受新技术冲击 [91%]

...个国家的经济发达与否,都存在着同一个问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何平衡?很多地方把物质的、功利的追求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而忽视文化的、精神的追求。有的电影制片商和导演一再宣称他们拍的是商业片,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8-25 15:26:52

802. 一代宗师王朝闻——纪念王朝闻先生诞辰100周年 [91%]

...而缺乏深入的探讨,我们的研究就不能够进步,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的现实情境下,这段话颇有现实意义。在这篇序的最后,朝闻先生明确提出类此著作的出版以及民间艺术研究有利于消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消极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4-20 13:24:37

803. “环保视界——时代概念艺术展”即将亮相 [91%]

...引起人们对生存环境变迁的一种反思。这两位艺术家都在物质消费与环保之间进行了有趣的探索。韩五洲的装置作品《听松》似是游移在远古的清幽与当下的躁动之间。这位善于思辨的艺术家以更宽容的态度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11 14:14:17

804. 北京“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在城乡接合部的反省 [91%]

...的测量。租户跟打工者、跟原来的房东之间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去呈现。这起码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原来我们的朋友都可以去做这样的事,到一个村子里,也看到这样的东西,或者可以有其他专业的方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2-17 14:23:08

805. 不舍忘怀民国女画家关紫兰 [91%]

...一的生活由此变得困窘,才不得不接受关紫兰对他们一家物质上的关照。许多时候,陈抱一也去关家吃饭,与关紫兰继续讨论艺术的问题。这是陈抱一早年生活习惯的延伸,当初他是关紫兰父亲关康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07 10:07:23

806. 日本战后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变迁 [91%]

...〔1〕,当时日本的许多城市建设专家倡导去工业化和后物质主义的田园都市论主导的都市构想,开始了用艺术再造街区的实践尝试。关于再造街区,日语有町づくり和街づくり两种说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3-07 08:53:34

807. “发现”艺术家媒体信息(一) [91%]

...创作。他把身体当作社会行为的现场,然后将这种具体的物质性同视觉感受联系起来,后者不可避免地同某种疯狂的现实联系在一起。刘韡的现实是荒诞的,但也完全是具有深刻洞察力的。  刘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9-02 10:57:17

808. 唐伯虎为什么要画这么多春宫图? [91%]

然而,纵观唐伯虎的后半生,他的物质生活也偶有宽松之时。弘治十八年(1505),36岁的唐伯虎在苏州城西北建造了桃花庵别业,至正德二年(1507)始建成。唐寅的后半生基本上在桃坞别业中度过。好友祝允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6-16 10:19:34

809. 李珊:「菲菲红素」 [91%]

...19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彼时社会经济状况暗淡、物质矛盾突出、文化生活单调沉闷。自发结伴的画会成员们常常相约在北京近郊写生创作,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主张,自觉脱离了时代的宏大叙事,对当...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3-09-06 15:01:06

810. 绘文字,张可欣当代艺术展 [91%]

...题。  张可欣的艺术表现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类与物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精神的三条主干线,《绘文字--张可欣当代艺术展》的艺术思想仍是在继续。有所不同的是:本次展览作品艺术表现焦距直接对准当下人类的当...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10-15 13: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