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76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73项。(搜索耗时:0.0076秒)

811.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杜曦云对话张大力 [77%]

...差异后者经过思考、浓缩、转化后,会形成一个体系,但前者不可能形成体系,也不会长久有效。所以我还是强调要回到朴素,回到原点,回到不伪饰自己,这才是好艺术家、知识分子所要做的。至于用什么形式去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19 11:35:10

812. 中国雕塑市场渐入佳境 [77%]

...是很危险的。国内雕塑市场个体行情早已开始现在受藏家认可和市场追捧的主要还是名家名作,当代雕塑尤其是装置作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广的收藏群。高价作品中有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1-12 09:48:14

813. SIGMA×濑户正人个展《面纱》现已开幕,揭开面纱之下的影像艺术世界 [77%]

...制,带领观众走近濑户视角下,对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的个体的探讨与感知。环境赋予个体标签与身份,这些都是外界为我们戴上的"面纱",而濑户正人先生作品中"揭开面纱"式的窥探性,将细节尽数剥离分解,令观众看到面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11-07 11:25:21

814. 潘鲁生:当代艺术需要公众认同 [77%]

...以李楠等人为代表的纪实摄影家,标志着纪实性影像转向个体生命体验的表达。进入21世纪后,艺术的边界得到了拓展,艺术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特别是七、八十年代的艺术家已经成长起来,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力量。2000...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01 10:58:20

815. 郑国谷——侯瀚如电话回忆录 [77%]

...,陈侗的传真看清楚了吗?侯:我们以‘个体缺席’来参加本届光洲展……郑:有没有告示?侯:告示?什么告示?郑: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14 15:34:01

816. 85后水墨派立的是“希望” [77%]

...5思潮过去已将近30年,对相似背景下的群体进行研究而对个体差异进行跟踪分析,是当下有现实意义的一项工作,而个体差异与背景一致之间的对撞,尤其显得有趣而独特,85后新样本的总体命名,即来源于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5-28 14:03:00

817. 刘小枫、吴伯凡:关于《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的对谈 [77%]

...一定都对审美主义一章感兴趣,有的对个体言说一章感兴趣。不过,对审美主义一章感兴趣的人的确多些。我想,这与知识界的既有理论结构有关。我们的知识结构恐怕有必要做大的调整,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21 13:28:01

818. 中国的招牌为什么这么丑 [77%]

...品+商店这种计划体制的典型命名也保留至今。个体户大多为居民区周边的功能性商铺,重要的不是打造品牌,而是所处的地理位置。招牌的功能也仅仅是一块广告位,在极为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塞下菜名、手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7-05 18:57:05

819. 回望 [77%]

当下艺术创作在各种新思潮包装下已经板结为一个体制化的市场怪兽,犹如当年大炼钢铁时小高炉生产出来的那一坨可笑的疙瘩,而各种利益关联体突然大呼此物为结晶,投资人更是趋之若鹜的为此买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1-16 14:38:34

820. 何桂彦:虚幻的偶像-大众文化与消费时代的幽灵 [77%]

...与游戏机相关的主题与场景。如果说这批作品更多的是从个体日常的生活体验,以及消费社会的生存状态出发的话,那么,从90年代中期的《美女·鱼系列》开始,作品对消费主题的强调就已超越了个体的体验,而是想通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30 11: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