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7项。(搜索耗时:0.0133秒)

831. 2021成都双年展|“艺术创新与城市创新”学术交流会,探讨艺术与城市共融新形态 [50%]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人工智能艺术。还有生态艺术和生物艺术,以及和设计更加密切相关的、可以称之为智能制造的科技艺术的能力等等。最后,我想说的是科技艺术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创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2-24 10:05:46

832. 汪建伟:少数派报告 [50%]

...外。阿甘本把这两个例外放在一起,研究人和人处于一个生物生命和生命政治的状态。当时我觉得这个概念很吸引我,因为他认为很多我们难以理解或超越我们理解的事情,都是处于一种例外状态。然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6-15 13:54:55

833. 可感性的边界:曾梵志的过往与此刻 [50%]

...拥挤的都市中不得不面对大量的面孔,而这是使得灵长类生物普遍感到恐惧的原因。曾梵志微妙的将陌生人的面容描绘为真实面容与面具的不可测的混合物,从而探明了架上画在知觉领域中能够达至的那种深度。1967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10-16 10:35:51

834. 再生的现代——'85美术运动与现代主义式微 [50%]

...被问及你最近喜爱看的书时,他们的回答是:生物学、哲学、东方传统思想、西方现代美学理论、艺术理论。而在这当中,喜欢哲学/社会科学的人占40%。在艺术家们的阅读书目中,既包括了尼采和柏格森等人强调直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0-08 13:53:40

835. 格哈德·里希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50%]

...控制的现实世界的直观模型。这样的模型是现实的一种衍生物,与里希特的镜子画不同,它们不仅反映现实,而聚焦其大自然的样板,如一面凸透镜,仅简洁其最重要的特征。早在1964/65年,里希特已在关于软风格的早期照相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21 22:17:00

836.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抄袭实录:谈学术著作的学风问题 [49%]

...源,它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之始科学、道德、艺术分裂的衍生物。以上两处均直接抄袭自高名潞著《另类方法另类现代》第4页第二、三段,并作了掐头去尾的伪装处理。即便在书末主要参考书目中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27 11:13:38

837. 马丁•基彭贝尔格:问题透视 [49%]

...了极权的美学;原初的颜色和一系列黑白灰混合在一起,生物链在混合的角状图形上弯曲,人们无从识别或记住它们,所以也就无从模仿和批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0-27 10:38:24

838. 观看与视角——多面的《奥林匹亚》 [49%]

...识中,男性和女性的很多不同并非与生俱来的,自然的、生物上的差异,而是由社会、文化等诸种因素所塑造。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男人和女人是学会成为男人和女人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男性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30 10:26:37

839. “跨越六十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在泰康美术馆开幕 [49%]

...同领域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并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物分子科学、考古学、应用数学和视觉艺术的专家们进行了跨学科合作。目前,GoogleScholar上列出了他的130多篇学术出版物。关于泰康美术馆TA...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11-20 16:59:11

840. 从“李夫人对影摹竹”说起——张大力的蓝晒艺术 [49%]

...是人性的判断。同样,平凡世界中的物性判断,再渺小的生物也五脏俱全。这是创作表达的责任。在摄影史上,英国科学家约翰·赫歇尔实现了硫代硫酸钠定影的方法,定影后呈现了深浅不同的蓝。由于艺术家不满于只表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9-12 13: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