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090秒)

851. 数字化景观社会,新媒体艺术与公众关系反思 [65%]

...样面临转折:创作既成作品还是为观众留有参与空间?做个体创作者还是网络协调人?可否扭转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接受更开放的结局?《阿达ADA》是德国/波兰媒体艺术家卡瑞娜·包宾斯基(KarinaSmigla-Bobinski)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9-23 01:23:34

852. 写生热冷思考 如何辩证理解“中式”写生 [65%]

...序中抽离出来,绝非为了还原感知中的某种存在,而是让个体精神活动对应自然山川得以自由驰骋,它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是形象逻辑思维和意象抽象思维的合一性。山水画写生的意象表现形式在于既合情又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7-24 10:26:49

853. 中贸圣佳上海首拍 | 承载时代烙印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65%]

...说,就是还原人,还原一个身体的主体性,我们作为人的体性。我做人体,首先拒绝的是把女性身体对象化。在以往的艺术里,表达那些女性,都多少有一种情欲投射。当你觉得好看,便把它当成一个客体、一个对象去看待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7-05 10:17:58

854. “青年艺术100”首设港澳台影像特展4万以下水墨受追捧 [65%]

...家的创作动态和市场的动向,但他表示,艺术创作是一种个体行为,应该顺着自我的轨迹发展,个人的创作不会因为某一平台而改变,同样,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也不会限制艺术家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28 09:00:28

855. 评委眼中的“华宇青年奖” [65%]

...高兴地看到没有。这些年轻艺术家现在整个创作都是比较个体化的,有些体验甚至是比较私密性的,现在媒介也都不一样,很难找出一个风格上的东西。而且参展的艺术家对视觉的追求也是很明显的,比较偏重于视觉形式和观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25 18:35:55

856. 边界作为形式:第十四届卡塞尔文献展 [65%]

...里巴(étienneBalibar)所言,边界是多义的机制,管控着个体在两种相互矛盾的人民(thepeople)的概念间的进出,即,demos代议、决策及权利的集体性主体,以及ethnos&...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9-07 09:45:56

857. 感知自媒体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自拍馆:赵恒个展” [65%]

...图等软件来修饰和美化自己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所拍摄个体的心理意义上的获得是赵恒作品的重要支撑点。其意在以个性、具象、鲜明的图像呈现来强调客观实在本身的真实性,从而对外在客观世界和内在心理世界进行带有体...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21 13:35:59

858. 刻画人生——徐匡版画艺术的现实主义范式 [65%]

...在今天,我们需要书写那段已经镌刻于美术史上的个体努力,更需要不断地关注当下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中,艺术家仍然坚守在一条道路上的本体性的拓展与进步。恰恰是,这条道路不仅仅关乎着过去与现在,而且关乎着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1-30 15:20:10

859. 袁运生:文化的命运影响国家的命运 [65%]

...艺术家了,再办几次展览就成大艺术家了。我们过分强调个体的独创性,但是不考虑那个独创性有积累吗?能承载文化的整体性吗?我们从不重视艺匠,但又培养不出优秀的石匠。这都是教育的大问题。  作为国家,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5-12 19:34:00

860.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65%]

...睛离不开五官的谐和,神态也离不开身姿手势的表征。除个体形象本身的传神之外,传神还表现在人物关系之间及巨幅造像的整体意境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07 1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