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089秒)
...文化图示的双向篡改,即用商业信条来消解政治符号,用自我意识来嘲笑商业的庸俗和无知。艳俗艺术内部的精神取向和文化价值观本身是含混不清的,我们看到只是艺术家自己的文化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0-12 00:32:00
...看到一种中、外的经典图像、文言和对联、挪用和虚构、自我和他者、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混杂在一起——一种超文本拼贴的戏仿效果,如《自杜桑以来艺术界一直在混战》、《才子佳人貌相当》、《路遥知马力》、《我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2-14 01:07:00
...们与艺术家及作品的关系如何对接?他们怎样建立和呈现自我的学术规范和价值?在中国,艺术策展人在发现艺术家,展开评论的关系里处于什么位置,是个有趣的话题。在《关于策展的一切》《策展简史》这两本与国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03 10:09:04
...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作品,一是策展人在展前就能够完成自我审查的绘画、装置、图片、多媒体(排斥一切具有偶在性的行为艺术)。最后一条意味着:就行为艺术的前卫性而言,改造历史展,还不如1989年的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23 15:27:15
...非鸟兽、原始人或诗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纯自我的,在世俗社会中生活,可以通过调节器让行为“正常”化,以适应社会。内心热情奔放的人行为举止也很随性,这是现代派诗人,艺术家;思想严谨、缜密,而行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2-25 09:28:48
...觅,体察事物,人来人往中既要审时度势又需应对变化,自我的执着与局限是难以觉察,动念起身磕碰冲撞他人自是当然,想要不迷己惑人、连累四周着实也难。反思自省与选择立场、权衡利弊同样重要,无论做出怎样的结果均...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07-18 13:30:03
...俗角度来讲,意味着孤独。因为你要独立面对世界,质疑自我,质疑现实,自我追问。然而,从艺术家角度讲,却是快乐和享受。采访时间:2015年6月12日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记者:请苏老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7-06 13:40:47
...作为一位有着正当理想和追求的女人及女性艺术家身份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动机,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由于一些文学、影视作品等的宣传和影响,潘玉良早已超出艺术史的范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3-20 11:16:00
...一些西方艺术评论家、策划人或收藏家看到这些龇牙咧嘴自我嘲讽,而又自恋自赏、自我撒娇式头像或许感受到一点异国情调的魅力,而这对国内观众而言却毫无意义也根本不是个问题。如果说有意义的话,则是暗示中国应建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7-25 17:39:48
...国际艺术界出于意识形态的同情,对不发达的地方有一种自我文化境遇的投射,因此把中国绘画的形象性作为一种前卫的东西被认可下来。(黄专90年代开玩笑说德国艺术有波依斯,也有珂勒惠支,德国人都知道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28 1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