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25项。(搜索耗时:0.0098秒)

871. 叶永青:伦敦随感 [80%]

...  叶永青在德国工作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28 10:10:04

872. 借“中国当代艺术”之名 [80%]

...,表面上看来是一个单纯表现记录的历史回顾展。展览借德国摄影师ThomasFuesser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拍摄的许多中国艺术家的生活照为主题展开,并列有这些人当时的作品和一些近作。当中的许多人如今已是身价过百万的大牌艺术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2-19 13:35:50

873. 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科学与艺术的交响 [80%]

...难鸣,而且可能招徕磨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与日本就是欠缺阿女士的案例,这两个国家科技异常发达,但是人文与艺术短板,这导致社会浮躁与亢奋。德国虽然不乏诞生了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两个伟大人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2-28 10:25:11

874. 吴洪亮:以东方智慧回应“有趣的时代” [80%]

...轻的艺术家是何翔宇,他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现在在德国柏林生活。他的作品触动了我的某种感受。我常说我是个语言的矮子,就是语言能力比较差。而何翔宇的作品也说到了这个问题。他到了国外,要重新学习外语,他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4-16 02:05:17

875. 新潮美术浸入当代哲学:85新潮时期的西方哲学读本 [80%]

...与其说是一种理论兴趣,不如说是一种实践本领的操练。德国古典哲学、尼采和叔本华、萨特以及弗洛伊德都成为艺术家们重点研读的对象。在此整理的部分'85新潮时期的西方哲学读本,窥见了新潮美术那极具生命活力的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9-22 16:57:48

876. "中国式"抽象艺术:向着未知的方向摸索前进 [80%]

...西方自成体系,已经成为西方主流的绘画语言之一,比如德国画家基弗曾经把鞋子、椅子都挂到自己的画面上,据说观者的共鸣感很强。但这种共鸣,在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2007年年底,中国三峡博物馆经过十年时间筹划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2-20 17:33:31

877. 方少华50件作品即将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图) [80%]

...张晓刚、岳敏君、毛旭辉、魏光庆、周春芽等一起参加了德国波恩现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展览,其学生包括曾梵志等声名鹊起的艺术家。但多年来未置身于上海、北京等艺术中心地带,他也就不如明星艺术家显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1-10 18:30:44

878. “中国式”抽象艺术:向着未知的方向摸索 [80%]

...西方自成体系,已经成为西方主流的绘画语言之一,比如德国画家基弗曾经把鞋子、椅子都挂到自己的画面上,据说观者的共鸣感很强。但这种共鸣,在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2007年年底,中国三峡博物馆经过十年时间筹划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20 18:20:16

879. 兽首最后付款期限临近,解析事件发展面临的N种可能 [80%]

...待宣判的就不是他一个人,而是全体中国人。  德国文物保护法专家阿斯特里德·穆勒-卡岑博格律师日前接受访问时说,因为竞拍者在中国,如果他完全不为拍卖品付款的话,佳士得拍卖行需要在中国向这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3-26 10:04:15

880. 城市历史人物雕塑传承需更用心打造 [79%]

...很多人熟知拉贝,这个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的国人,在1937年建立的国际安全区南京保护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但让他被人牢记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拉贝日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拉贝之前,上海就有了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9-06 13: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