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73项。(搜索耗时:0.0280秒)

871. 双年展已经被神话了——鲍栋谈论双年展 [95%]

...99艺术网:在您看来,双年展所要反映的社会问题,在展览结束之后会有一定的推动和改观吗?鲍栋:这主要一个是展览机制的问题,是文化制度的问题。中国的三年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28 19:52:25

872. 艺术的创作自由与选择悖论 [95%]

...去探索。所以我觉得一个艺术家的题材,如果是有其它的社会原因,或者是有其它外在的原因,促使他去改变自己的话,往往不能持久,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心跟他对话,跟他有交流,跟他有一种共鸣,才能够使你追求的那个题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19 16:26:51

873. 混杂的现实主义—— 黄笃与陈文令访谈录 [95%]

...景》系列作品的气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是对公共空间与社会的直接干预。这件雕塑的尺寸巨大,糅合了具象和抽象的双重语言,而且作品与人和环境之间具有互动性,很明显地回避了架上雕塑的价值取向。这样,它又不适合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04 11:12:13

874. 我的“三国演义”——张可欣当代艺术展 [95%]

...与蓝里》是他在北京工作室创作的另一件反映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的作品,北京严重的雾霾灾害不仅吞噬了人类的健康,更给人带来阴霾下的郁闷与焦虑。  近些年来可欣在中国与东南亚的艺术活动非常多,来往频繁的...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09-25 10:36:43

875. 37度——张克端个展 [95%]

...本次展览的标题,其目的是需要探讨艺术家作品与他者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所要表达的是张克端老师一直把自己放在一个刚刚好的创作环境中,将一种平铺直叙的情感与相对日常的生活体悟进行温和的艺术转化。暂...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6-25 13:33:30

876. 抽离与再嵌入——再论傅中望雕塑的意义 [95%]

傅中望而言,雕塑就是他的生命记忆和社会生活的场所,他在雕塑中的持之以恒及不间断的挣扎,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所表达出的激情思考。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雕塑使他和人、社会、世界发生新的关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24 14:23:27

877. 季元振:走向公共生活的建筑 [95%]

...性建筑在城市历史中是有意义的,它代表了一个城市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在今天的中国,在建造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时,我们首先应该回答以下问题: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我们的建筑要具有什么样的标志性?为什么要建?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06 10:00:24

878. “脸书FACEBOOK”展览在昊美术馆温州馆举行 [95%]

...情的书写。这种书写就是一种通过对面部表情的描绘来对社会化的情感和态度进行不同表达。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交类媒体的发展,艺术家越来越多地通过对面部表情的书写与描绘来表达社会化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的感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1-02 00:05:58

879. 皮力对话杨千 [95%]

...空间都在随时发生变化。根据这个形式,我比较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像《离婚家庭》、《外遇》,这些作品都是那个时候做的。  然后去年又开始做一些装置作品。当时感觉就想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因为我总是不想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7-03 16:31:56

880. 皇天厚土——毛同强《地契》的N种解读 [95%]

...重新洗牌和弱势群体不断出局的过程,产权问题的背后是社会问题。在新中国19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前后,地契反映了国家对农民的许诺和土地重新收归国有。地契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制度关系、权力资源和财富的转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11 13: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