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891项。(搜索耗时:0.0063秒)

81. 了解西格玛尔·波尔克 [87%]

...同宣告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这是针对当时的民主德国所颂扬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而发的一个极具讽刺意味口号。这段时间约瑟夫·鲍依斯(JosephBeuys)正执教于那里的美术学院,美国波普盛行、达达派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17 10:47:53

82. “艺术实践Ⅰ:问题与立场”在柏林中画廊开幕 [87%]

...众文化与现代性反思、社会介入、政治批判与民主诉求、个体实践与生命政治、文化自觉与传统意识、个体自治与弱视觉等问题。因此,这个展览与其说呈现的是20余年来当代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7 11:30:23

83. 艺术家提议为特朗普修边境墙 暗讽其种族歧视 [87%]

...本就是暴君的敌人,如果特朗普政权将构成对民主的威胁,那么文化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选择沉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2-10 09:04:28

84. “对我来说,一切都是冒险!”——克里斯托和他的地景艺术 [87%]

...nbsp;22米的庞然大物,始建于19世纪末,曾经是魏玛共和国民主的象征。1933年,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一手策划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国会纵火案”,使国会大厦更以纳粹政治的象征成为尽人皆知的建筑物。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21:44:00

85. “对我来说,一切都是冒险!”——克里斯托和他的地景艺术 [87%]

...nbsp;22米的庞然大物,始建于19世纪末,曾经是魏玛共和国民主的象征。1933年,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一手策划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国会纵火案”,使国会大厦更以纳粹政治的象征成为尽人皆知的建筑物。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21:26:00

86. 你想了解的博伊斯这里都有,为何100年后他的艺术仍具传奇色彩? [86%]

...后期博伊斯废除了杜塞尔多夫学院的入学条件,这种极端民主政策和体制引起了巨大的摩擦,1972年10月博伊斯被免职。那一年,他找到了142名入学申请者,但他们没有被录取,博伊斯希望他们仍然能被学院接受,最终16名学生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1-27 09:22:16

87. 克里斯托和他的地景艺术(图) [86%]

...nbsp;22米的庞然大物,始建于19世纪末,曾经是魏玛共和国民主的象征。1933年,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一手策划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国会纵火案”,使国会大厦更以纳粹政治的象征成为尽人皆知的建筑物。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22:32:00

88. 克里斯托和他的地景艺术(图) [86%]

...nbsp;22米的庞然大物,始建于19世纪末,曾经是魏玛共和国民主的象征。1933年,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一手策划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国会纵火案”,使国会大厦更以纳粹政治的象征成为尽人皆知的建筑物。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06-02 21:58:00

89. 维罗尼卡:当代艺术必须要触及普通人的生活 [86%]

...estage),书中以日记形式,记载了一位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民主德国移民到纽约的女人在1967-1968年里的生活。叙述以多层次的时空线索铺开,一边是她在德国的成长回忆,另一边是正逢越战时期的美国人生态。其中,女主人公喜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2-02 15:16:45

90. 柏林墙上著名涂鸦作品《兄弟之吻》将消失 [86%]

...之吻》,可算是其中最著名的。《兄弟之吻》描绘的是前民主德国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ErichHonecker)和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LeonidBrezhnev)嘴唇对嘴唇的亲吻,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多年来,这幅涂鸦已经成为柏林著名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5-02 1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