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87项。(搜索耗时:0.0065秒)

891. 缺失的快感:泰伦·西蒙 [72%]

...自己是否曾享受过作品制作的过程;对她来说,那是一种劳动。《一个被宣告死亡的活人》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有关艺术家系统性的方法以及坚定的努力。为创作这一作品,艺术家用了四年时间周游世界工作,将深厚的调查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07 11:34:31

892. 优雅、诗意与灵性,李贵君的“此时此刻”在龙美术馆开幕 [72%]

...人赵力,以及联合主办方在艺科技为展览落地付出的辛苦劳动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特别感谢了在艺科技创始人兼CEO谢晓冬对展览成型的不断敦促。对于写实,李贵君一直坚信只有具备真切生命感的形象才能和人们的内心产生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1-03 14:00:33

893. 人马 [72%]

...向画面深处的马象征着蒙古族牧民那与四时并运的生活或劳动,无尽延伸的马桩乃是其历程的标志,画面下方躺着的人象征着无为的自然意识,思辨在睡,梦境亦不存在,人与天地的冥合却是人自身的状态,这不免有些伤感。&qu...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22 15:48:24

894. 毛旭辉访谈:进行中的昆明艺术生态 [72%]

...过头来看,从一个孩子到一个少年,再到青年开始工作、劳动、学画、从事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我是逐渐地认识到这么多的文化背景,很难像现在一样看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开始画画时受被我称为昆明外光派的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06 08:57:40

895. “风/马/旗”的真实性与寓言化的叙事——关于张大力的新作 [72%]

...革开放后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作为中国农村的过剩劳动力在城市从事最艰苦的工作,是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劳动力。张大力以他们为模特,直接真人地翻制他们的形象或许有着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悲悯的情怀。如他在200...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07 21:54:20

896. 马奈和印象派的“瞬间”,何以颠覆古典绘画的“顷刻” [72%]

...米勒的农民题材画作,画中人多聚精会神于自己的祈祷或劳动,看起来延续了狄德罗式反剧场性传统所常用的专注性题材,但这些画已经被波德莱尔这样的批评家视为“演戏”“做作”。马奈19世纪60年代前期的画作(如《老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10-29 09:53:20

897. 人像摄影背后的强势叙事 [72%]

...摄风格的变化和政治的要求,对照相馆摄影师的影响。在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主张下,工人、农民、士兵及其他过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涌进了照相馆,拍摄不久前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说还只能在橱窗外观看的照片。人民照...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22 17:45:53

898. 谁是当下艺术精神的主体 [72%]

...一种虚静的境界,让精神在当下得到自由,在艺术创作的劳动中上升到审美的自觉。海德格尔说过:在作美地观照的心理地考察时,以主体能自由观照为其前提,站在美的态度眺望风景,观照雕刻时,心境愈自由,便愈能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1-15 09:49:05

899.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质朴的精神——陈坚水彩作品展”于9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72%]

劳动的塔吉克妇女写生陈坚2010年水彩10...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9-10 14:40:50

900. Google艺术与文化:把博物馆带回家,“玩”着学艺术! [72%]

放大后劳动的人群、建筑,甚至是拉送原料的小马驹......不禁让人感慨于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全是国外的大师之作?当然不行!让我们将目光移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4-23 01: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