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68项。(搜索耗时:0.0106秒)

891. 黑白灰——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视觉美学特征 [84%]

...发展和日常生活成为普遍的诉求,以社会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受到重视是现实和理论的双重需要,因此艺术领域出现社会学转向也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必须对这种转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必须具有辨证的科学的思维观。我们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7-18 23:35:41

892. 艺术品修复不用颜料 哈佛尝试虚拟光学技术 [84%]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艺术史学家、艺术保护与研究专家以及学家共同参与到了此次罗斯科画作的修复工作中。安盛集团(AXA)为这场浩大的工程提供了相应的研究支持,并协助哈佛大学美术馆完善相关画作复原技术的验证以及新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1-29 16:40:41

893. 北大教授:高校严重受制于金钱权力 独立性倒退 [84%]

...化,其方向、途径及有效性,不可同日而语。自然科学全世界的评价标准接近,学者们都在追求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社会科学次一等,但学术趣味、理论模型以及研究方法等,也都比较趋同。最麻烦的是人文学,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5-17 09:33:01

894. “好色之徒”林风眠竟是北大校长蔡元培最赏识的艺术家 [84%]

...术的表现工具是形象,颜色,或声音,这种东西不但不怕科学来摧残,乃以科学日见发达,反使艺术的表现工具,也突然的得到非常的进步,如形象的变化,颜色的分析,以及声音的日渐复杂,可说全是科学之赐,这一点,已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7-24 12:36:35

895. 数字艺术:西方现当代艺术进化的产物 [84%]

...静止或活动的二维三维作品。数字艺术具有强烈的科学技术特性。准确地说,数字艺术属于高技派艺术。计算机是西方人的发明,因此数字艺术潜藏着西方理性主义和科技文化的基因。而西方艺术自古就与数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21 09:30:30

896. 梵高作品变色:印象派作品亟待拯救 [84%]

...家的调色板、颜料、书信和笔记,参与者包括颜料公司的学家、荷兰文化遗产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梵高博物馆的策展人。而相关研究结果在名为工作中的梵高(VanGoghatWork)的展览中向世人呈现。展览不仅将一个受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2-13 15:16:08

897. 《阿凡达》——殖民主义的批判和幻象 [84%]

...非洲曾经做过的坏事在银幕上又重演了。以主角杰克、女学家等为代表的一批人终于无法阻拦迈尔斯·夸奇上校的野蛮屠杀行径,成千上万的纳维族人被地球人先进武器的空中打击打败并且大量屠杀,纳维族人的灵魂树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1-13 18:05:03

898. 博物馆:慢下来的艺术 [84%]

...JulieHaizlip却不确定这种做法是否有效。Haizlip博士是一位学家,弗吉尼亚大学护理学院儿童重症监护科临床教授,她称自己是左脑型思考者。求学期间的Haizlip博士即是Pawelski教授带往巴恩斯基金会的学生之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0-29 11:48:26

899. 徐冰:艺术是宿命的 [84%]

...;他充满创造性的作品,让人很难归类他究竟是发明家、学家还是艺术家。1999年徐冰获美国最重要个人成就奖麦克阿瑟天才奖,而这个奖通常是颁给学家的。徐冰又像是擅变戏法的魔法师。与艺术无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03 09:05:51

900. 201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主题展”:李朝晖 [84%]

...些不同领域的朋友做过探讨,包括摄影师、医生、作家、学家、考古学者甚至哲学家,他们对这组作品的观感都各不相同,甚至南辕北辙。这让我对文字阐释更加畏惧。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15 16: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