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73项。(搜索耗时:0.0108秒)

901.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72%]

...的架上艺术,而是以影像、装置和身体行为作为其艺术的物质承载体,以观念化的创作戏仿、挪用、并置、反讽、隐喻、颠覆作为其艺术语言。二是当代艺术的新形态并没有脱离人类已有的艺术方法论。它的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05 11:16:16

902. “用最朴素的笔墨描述和实现艺术”——杜大恺谈中国画语言创新 [72%]

...受这样的现实,虽然可能会有遗憾。绘画是有一定质性的,绘画的存在状态与它的载体有直接关系。我们中国画的纸张、毛笔、墨、颜色系统,数字化以后可能这些东西都没有了,想要完全复制旧载体的结果是不可行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3-31 10:00:22

903. 未来艺术世界:超级富豪的游乐场? [72%]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化艺术品的发展,对艺术品质性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技术和物质主义的范式无法战胜精神体验,创作绘画时迸发的灵感仍将带着其独有的美丽和诗意,持续地取悦人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9-17 10:00:40

904. 当代艺术作品形式多样:新媒体艺术收藏浮出水面 [72%]

...机的显像管和电子束取代传统画布和颜料,从而描绘出非质性的图画的时代。1999年,美国美术杂志《艺术新闻》选出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5位艺术家,包括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莫奈以及录像艺术领域的开创者白南准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0-17 12:32:50

905. “张晓刚:蜉蝣”2023年3月4日于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 [72%]

...再仅是绘画所依托的、意义近乎透明的底版,而在凸显其质性与象征意味,及其自身作为媒介的历史同时,化身为某种对书写痕迹的增补和对画面叙事的现实延展。蜉蝣日记的独特体裁、连续与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2-24 11:16:59

906. 简单的形状,不简单的经验:罗伯特·莫里斯的多维度创作 [72%]

...摆放方式,以及其随空间而改变的状态,使得艺术作品的质性变得微不足道,也再次颠覆大家认为极简主义雕塑都是物件取向(object-typed)的看法;而莫里斯同年的另一件作品《蒸气》(Steam,1967),更是透过石头以及随即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3-15 11:31:26

907. 著名画家起诉国家级非遗青神竹编百帝图侵权 [72%]

...图台屏照片。 四川青神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多年前,青神竹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某以一组火花图画为底本,创作了竹编作品百帝图。24年后,也就是2015年,中国《一百帝王图》作者、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4-27 09:22:25

908. 嘉德油画主打“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 [72%]

...视觉对象都置放在物质的层面上得以被观看。图像本身是质性的,都在自己的独特区域拥有自身独特的纹理、语法、形式机制和重量。因此在画面中油画颜料的印痕十分深刻,也表现出了自身的体积、重量、色彩和厚度。尹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6 23:24:00

909. “2014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将于9月20日揭幕 [72%]

...的美好期许照进了现实,更进一步将展会重心挪到了构建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家园的思考之中,意在重新发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开启公众对都市的认同意识,体现艺术对现实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城市家园可解读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11 15:40:16

910. “Abstraction(s)|隐形于色——抽象艺术群展”在松美术馆开幕 [71%]

...尝试建立一种非常规的书写系统,使画布表面不再局限于质性原则,而只可容纳静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7-23 05: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