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129秒)

911. 转换的提升:从大众文化的名与实谈起 [62%]

...群体、客体、秩序为要义的观念体系.还是对知识分子以个体、主体、自由为旨归的价值标准都有一定的消解作用。它们在客观上实现了中国城市社会观念体系的多元化,在结构上有利于中国现阶段的稳定。大众文化体现了人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19 17:56:38

912. 赵力:“学院” 还有没有意义? [62%]

...型、技法的扎实程度,一方面也将对基本功训练的强调与个体创作的志向紧密挂钩。因此,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让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有点不堪重负,以至于就是到了毕业创作阶段也无法达成两者的协同实现。故而有人说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4-16 18:49:51

913. 李钢 & 恩里克·拉米雷斯:在汹涌的默观中 [62%]

...浪潮见证着时间,但却消磨掉记忆,就像那变白的线轴。个体经历在历史的洋流中该如何被铭记呢?拉米雷斯提供给我们一处默观场景。一位佩戴面具的舞者背对着观众,伫立在天地之间。为了表达对西班牙殖民者的愤慨,煤矿...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4-03-16 10:22:24

914. 庞茂琨新作展“折叠的肖像”开幕 当经典图像与当代语言交汇 [62%]

然而,庞茂琨大多肖像素描源于互联网,它使独立的个体间的链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群体的连接。他以折叠的图像呈现了不确定性相遇所产生的可能性--暗喻着经典对当代、东方对西方、过去对现在、面对面、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5-07 21:13:16

915. 艺术如何无政府主义? ——论关于毕沙罗的两种解读 [62%]

...与色点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线描易于刻画人物的独特体性,明暗鲜明,更能体现出纪念碑性,而受到点彩派影响的满幅色点则追求画面的完整性和平面性,以及一种梦幻般的装饰诗意,而这两方面显然在此画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5-19 01:07:24

916. 食物作为艺术的定位:当代西方美学界对味觉、嗅觉问题的论争 [62%]

...布蕾迪(EmilyBrady)剖析了康德味觉和嗅觉仅仅是体性而非普遍性喜欢的观点。一是康德认为,人们可能质疑某个人对艺术品的判断,而不会质疑某个人对草莓的偏爱。布蕾迪指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5-11 09:31:14

917. 我们为什么要谈论当代女性艺术? [62%]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提到,展览从个体女性艺术家的尝试与努力,放大到女性群体,还原女性视角,重新审视女性处境,试图构建差异性下的丰富性,认同性下的多元性,立体性下的普世性,理解性下的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8-25 09:59:38

918. 展览预告 | 原道:徐累艺术展 [62%]

...展人谈晟广剖析了徐累创作的层理,揭示出艺术家如何以个体的精神轨迹,重释传统美学的现代命运。展览以原道为题,旨在通过徐累四十年的艺术实践,溯源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根脉,并借用《文心雕龙》中阐述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3-17 14:18:14

919. 许静宇个展 [62%]

...它是被去精神化的,所以它可以是任何女性,不指向任何个体,是无首(大脑)的,因为它无需个性化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它因有着丰肥而夸张的第二性征--乳房,而暴露出被充分物化后女性在人性意义上的贫瘠。...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4-06 13:57:38

920. 批评缺乏支持 ——对话段君 [62%]

...但在今天,我觉得它更多的还是在朝着一种更加主观化、个体化、强调作者本身的方向走去。现在很多理论的归纳作用已经失效,比如过去说当代艺术的作者已经死亡,但我觉得恰恰没有死亡,反而是作者、艺术家本身主张的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2-14 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