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8项。(搜索耗时:0.0072秒)
...瞿秋白楷书五言联,还有徐永昌珍藏的国共两党争斗以及抗战时期信函书迹,值得一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2-01 19:30:45
...还夜宿在广汉中学的教室里。成都艺术专科院校在抗战时期就已教师名流荟萃、学生人才济济,张大千、吴作人、叶浅予、关良、刘开渠、雷圭元、庞熏琴等都曾来校任教。16岁的新生叶毓山只是一个喜欢画画的农民的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1-07 11:11:11
...景昭合影D与董景昭的师生之恋抗战期间,学校不得不转移南下,随后西迁至昆明,与北平艺专两校合并。作为优等生,毕业后朱德群留校当了四年助教,之后去南京中央大学做讲师。在此期间,朱德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01 10:21:01
另一个看得懂关良戏曲画的是京剧名角盖叫天。1945年抗战胜利,关良和潘天寿、吴茀之回到杭州,继续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与盖叫天结识。盖叫天常常亲自登门,在关良家里摆好架势,示范各种身段动作,让关良当场速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7-15 10:54:07
...称主要是有关《史记》、《汉书》方面的清代古籍,也有抗战前后的文献。我整理古籍后才接触到这些书,本打算将来评职称、考博士,书拿回家慢慢看,后来反正也不评不考了,才想把书都卖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03 15:59:56
...合器材厂,后来大量厂房闲置。上世纪90年代末,为进行抗战群雕的艺术创作,中央美术学院隋建国等教师租下部分厂房。如今,这里2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里,已接纳390余家中外文化创意产业机构。走进798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29 10:52:05
...大师有所交流,那个时候他也是最出色的一位学生。但是抗战使这些人在西部得到了一个悖论式的机会,我觉得应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抗战的原因很多艺术家来到了西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13 17:33:37
...这件作品我认真研究了,首先材料是用的敦煌粗绢,当时抗战条件很差,是织不出好绢来的,绢的粗细都不一样,都是疙瘩;其次,颜料用的是矿石颜料,可以看得出来颗粒比较大,和他泼墨、泼彩这些作品的颜料完全不一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26 01:10:54
...,西盟佤山的岩画也是这样的艺术活动的证明吧?近代的抗战西南联大带来这个地域最重要的文化兴盛和艺术教育的萌发,上世纪60年-70年代云南聚集了来自北京和内陆学成的各路学术精英,云南也成为艺术家以边疆风情规避当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23 13:33:38
...究。1982年,台湾《雄狮美术》第11期发表其代表论文《从抗战前第一幅抗日油画〈弃民图〉谈台湾最早的留日画家刘锦堂及其生平》,从缘起、被遗弃的画像、《弃民图》是怎么画成的、改名王悦之、创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5-12 09: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