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48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65项。(搜索耗时:0.0086秒)

941. “屋漏痕——形式的承载”艺术座谈会纪要 [37%]

...情感会把艺术的判断统领起来。我之前有一个同学,他从附中到本科、研究生都是美院的科班,结果我发现他对艺术的判断一塌糊涂,因为后来像陈岩宁(音译)有一张画,当年他画过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这样很好的作品,也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1-17 14:10:47

942. 物似“物”非事是空——李占洋采访焦兴涛 [37%]

...  我对包装感兴趣,最早出于对人体雕塑的厌倦。从附中开始到大学、研究生,一直在研究人体。我在人体里产生不了让自己兴奋的东西。我后来做了一个像车祸现场的装置作品,这个作品给我最大的快乐不是人,而是完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1-16 10:01:14

943. 罗中立:农民是我毕生的主题 [37%]

...学院教授。1948年出生于重庆,1968年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80年其超级写实主义的油画《父亲》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1983年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6-29 18:03:27

944. 刘韡:任何完美都是有缺陷的 [37%]

...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度过了自己八年的青春时光(从附中到本科),但作为油画专业科班出身的他,却从2004年开始决定不再独自画画了。在几年前的一次访谈中,刘韡曾谈到:“画画对我而言是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9-09 09:50:42

945. 诗婢家2015春季拍卖——油画专场 [37%]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5-05 11:36:52

946. 启功曾炮轰书协:有些人文化底子差 还喜欢到处卖弄 [37%]

...在北师大校园里,教学楼、科研楼、服务楼、楼堂会馆、附中附小、家属区住宅楼……到处是他的题字。就是在校外以至外地,许多单位商铺、道观寺庙、名胜古迹的匾额对联,也都能见到他的墨迹。他曾半开玩笑说,&l...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5-04 10:11:12

947. 尹秀珍:“无处不在”的温度与记忆 [37%]

...早期作品早在1995年,尹秀珍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当代美术馆举办自己的第一次个人展览中,三件作品里有两件都和衣服有关。其中一件作品是两摞毛衣,一摞男式、一摞女式,叠得整整齐齐,最上面的两件拆出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12-21 10:22:19

948. 尹秀珍 艺术创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37%]

...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之后任教于中央工艺美院附中。1994年起,她开始放弃从事多年的绘画而转向制作装置作品,并由此在国内和国际当代艺坛上崭露头角。尹秀珍善于使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来进行创作。在她的眼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09 17:05:15

949. 庞茂琨艺术年表 [36%]

...朗、门采尔的速写画册。1978年考取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开始接受系统的学院艺术教育,学习素描静物、石膏及水粉画等。1979年就读四川美院附中期间苦练西画基本功,崇拜俄罗斯巡迥画派的列宾、谢罗夫以及诸...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11 15:57:20

950. 画作拍卖如文学诺奖,与艺术成就高下并无关联 [36%]

...见识世界,以免为乡曲之见所蔽。到武昌去念师院美术系附中。果然大开眼界。清末到20世纪的画家中,我最心仪的大师已然在胸,却常常与我的老师、同学大不相同。这使我老早尝到孤独的滋味(后来我一本散文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1-16 1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