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95项。(搜索耗时:0.0474秒)

951. 那些载入中国美术史的名字 [87%]

...年》在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得金奖;宋惠民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油画作品《曹雪芹》获铜奖;宋雨桂、冯大中的中国画《苏醒》以东北山水博大精深、大美无言的全新形象喜获银奖,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山水画首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03 11:47:59

952. 阿兰•拉伯斯伯格:捍卫观念艺术的幽默与活力 [87%]

...过程。但是《乌有乡新闻》也反映了这件作品本身在1980年代中期的情境。藉此作者也讽刺了当时普遍流行的(关于艺术的)理论话语,即大陆哲学、后现代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等等。因此,下周继续让观众想到的是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12 11:52:25

953. 佳士得12月隆重呈献赵无极三幅旷世非凡杰作 [87%]

《20.01.67》同样创作于1960年代中期,以黑白油彩作为主要色调,代表了艺术家此时期独特的艺术表现。作品在低限度且丰富的笔触下,让人忘却了色彩的需要,呈现更令人赞叹的古风今看,彰显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9-29 10:11:34

954. 俸正杰 艳俗艺术家的爱与忧伤 [87%]

...,是从泛政治波普热潮中衍生出的一种语言方式。中国90年代中期消费文化的泛滥,为它提供了艳俗的审美语境;同时,上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艺术通俗化,给它输送了养分。而俸正杰那些大红大绿大粉的大头作品(几乎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18 11:42:33

955. 俸正杰 艳俗艺术家的爱与忧伤 [87%]

...,是从泛政治波普热潮中衍生出的一种语言方式。中国90年代中期消费文化的泛滥,为它提供了艳俗的审美语境;同时,上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艺术通俗化,给它输送了养分。而俸正杰那些大红大绿大粉的大头作品(几乎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18 11:42:33

956. 82岁韩国国宝级艺术家,如何把自己从作品中抹去? [87%]

...验的轨迹。自实验艺术蓬勃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李康昭一直在质疑材料通过在画布上释放和损坏而转化为艺术作品,并质疑艺术家作为创作者的角色和局限性。即使在1975年“巴黎双年展”上第一次接触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4-15 09:19:52

957. 一个人的房间 [87%]

...保罗一家大画廊代理她的作品,同时她也在教授绘画。60年代中期,已愈不惑之年的她突然收到巴黎国立美院的奖学金,安顿好家事,她毅然决定追随人生梦想,只身前往艺术之都巴黎,开启长达37年的自我再造的艺术苦旅,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3-08 09:04:43

958. 2019年巴塞尔艺术展荟萃顶尖艺廊 [87%]

...ameronRowland的《RentalProject》;英国艺术家FrankBowling于1980年代中期创作的凸版油画,此前从未公开展出,由HalesGallery展出;PhilipMartinGallery将展出驻洛杉矶艺术家CarlCheng的个展;以及GaleriaJaquelineMartins将呈献巴西覆印艺术(Xer...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2-14 14:09:23

959. “终结+”——光州双年展“圆桌”散记(2012) [87%]

...术家JungYoonsuk的影片《非虚构日记(NonFictionDiary)》,以90年代中期一桩轰动韩国的连环杀人案为背景,触及阶级冲突和死刑等问题的同时,以调查和重构纪录片的形式体现韩国社会意欲对这一事件的叙事进行扭曲和掩饰的意图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14 11:30:58

960. 管郁达:绘画中的手工快感与享乐主义 [87%]

...人都是艺术家的乌托邦幻景。于是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强调手工性与身体性的架上艺术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所谓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谱系中,架上艺术被认为是一种过时的、保守的、&ldq...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5-08 2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