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6项。(搜索耗时:0.0081秒)
...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国际金奖,获第19届法国巴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大展国际金奖,获第16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作品展国际金奖。作品曾被今日美术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国北京圆明园遗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27 13:23:16
...油画、国画,为什么要用光来作画?因为光是比任何实体物质,都要丰富的。它的黑白灰的程度,是极其丰富的,而且是我们现有绘画概念不能完成的。它极其适合再现中国古代绘画,古代绘画由于时间氧化的关系,它的墨色,...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0-24 09:24:34
...其烦地描绘民俗风情人间百态,如橱窗一般将古希腊城邦物质生活的繁荣展示到淋漓尽致。有时候这种洋溢着消费热情的景象会给人带来错觉,以为古希腊人是奢侈生活的信徒,这要归咎于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当时雅典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7-16 17:10:30
...到这一委任时,让·努维尔想要建造一座隐形的、去物质化的建筑,博物馆的选址是20世纪皇族居住过的地方。我的初衷是建造一座属于这个国家的博物馆,连接大海和沙漠。但是,由于这样的建筑可见度不高,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5-17 09:38:30
...是应该重新审视思考我们的欲望、我们的焦虑以及我们对物质财富的执着?根据活在当下的逻辑,人的欲望是最重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在漫漫的深层时间之中,人的欲望犹如米粒之珠不足挂齿。1987年,杨茂源首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08 14:18:53
...。徐渠说:“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雕塑的内核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之后,他也用自己独特的东方视角,在画布上创造出这一批外形隐约可见、但已脱离实际肉身的骷髅形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3-17 09:32:25
...事件。从起源说来看,艺术原本也便是人类在酒足饭饱,物质文明发达之后才产生的。可是当下的艺术展览与消费艺术的人群往往不尽如人意,譬如不朽的梵高展览。艺术应该承担起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去年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21 10:07:51
...80年代末的摄影作品,表达了我们渴望把个人记忆投射到物质上,而物质总易於改变。《作为瓷器出口历史一部分的自画像》(1999年至2001年)阐述殖民历史在我们身上以他者之名侵入,这也是90年间探讨身份政治的主要话题。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7-12 09:54:35
...浩繁巨大的建筑量体,看成一个兼涵时间与空间双重性的物质文本。换个方式说,徐冰彷佛将长城视为另一本书,城墙的实体成了现成的版式。与《天书》无法让人读懂相比,长城混杂自然的风侵雨蚀和人为历史的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06 10:42:39
...间的关系。他认为,西方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物质文明,带来人的长寿,另一方面是对人性的压抑。西方文化所提倡的人类对自然的侵占与统治,给人类带来危机。比如物种的灭绝就很惊人。人类的所作所为加速了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1-10 10: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