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91项。(搜索耗时:0.0102秒)

971. 张建华与黄纪苏的对话 [88%]

...体的形式不要先确定,把内容先确定了,大概在百分之六七十的时候再来定这个形式。千万不能用内容去凑形式。【编辑:小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2-09 14:29:59

972. 张海涛:对当代艺术展览策划的几点体会(节选) [88%]

...史自从达达(1912年杜尚《泉》作品)已历经近百年,六七十年代得到发展,而在中国始于79年星星美展,只有不到三十的历史,在三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中,资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5年劳申伯格来华展,后89艺术走出国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1-28 17:07:02

973. 石虎书画大展将于中国美术馆开幕 [88%]

...斑驳的消费时代绝少有的生命波涛!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石虎的艺术人生也已通达了从心所欲的境界,他听凭的是他的生命深处的呼声,那种姿肆、放松,那种生命光彩和本能力量的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30 10:47:04

974. 海上雅集精品欣赏:汪亚尘画作 [88%]

...、人物,几乎无所不能,亦无所不精,值得一提的是六、七十年代我们在绘画艺术中有一段很长的断层,那时汪教授还在海外的高峰创作时期,本次拍卖有好多作品便是他那个时期的,那时他大量采用了一种日本卡纸(正面似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7-31 15:11:22

975. 沃霍尔和他的朋友 [88%]

...·奥登伯格:街道与商店,通过艺术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创作,呈现他如何利用软雕塑混淆了平凡事物和艺术作品的界限。奥登伯格1929年出生于瑞典,成长于美国,1956年从芝加哥移居纽约。他定居在东村乌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06 11:34:22

976. 沃霍尔和他的朋友 [88%]

...·奥登伯格:街道与商店,通过艺术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创作,呈现他如何利用软雕塑混淆了平凡事物和艺术作品的界限。奥登伯格1929年出生于瑞典,成长于美国,1956年从芝加哥移居纽约。他定居在东村乌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06 11:34:22

977. 这是一个景泰蓝“苟延残喘”的时代吗? [88%]

...立的北京市珐琅厂目前仍保持着集体化生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工艺品大规模生产、出口创汇的大潮退去后,国营工艺品厂不可避免地进入改革和自谋出路的时代,近年来珐琅厂也在探索新的多元成长空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17 09:59:18

978. 保利香港2018春拍“现当代艺术专场”:赵无极巨作再上亿元 周春芽绿狗千万成交 [88%]

...。赵无极60年代中期作品《7.8.65》及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七十岁前最大尺幅巨作《无限星网》分别以3,304万港元和3,068万港元成交,位居本场第二及第三。此外,朱沅芷1932年于纽约现代美术馆参展的三联作《旋转木马;日光浴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3-29 18:45:03

979. 香港都市夹缝中的艺术村 [88%]

...工厦变身艺术工作室聚落随着香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制造业黄金时期过去,工业北移,原先企业留下的大批工厦空置无人认领。自2000年开始,不少在港定居发展的文化创意工作者纷纷进驻工厂大厦设立工作室,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7-13 09:45:08

980. 葛玉君:“笔墨”与“创新”——从1962年“中国画的创新与笔墨问题之争”析回归传统之潮 [88%]

...〔2〕据郎绍君文章,长安画派的名称可能是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普遍使用的,代表画家有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李梓盛、康师尧、方济众以及晚一辈的王有政、郭全忠、罗平安。郎绍君《论现代中国美术》,江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0-21 1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