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92项。(搜索耗时:0.0082秒)

981. YBA——达明· 赫斯特等青年英国艺术家的机遇 [90%]

...群在英国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其中大部分毕业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伦敦的葛德史密斯学院,包括达明·赫斯特、特雷西·埃敏(TraceyEmin)、吉莉安·韦英(GillianWearing)等。这一称号来自于萨其画廊的同名展览,该展览自19...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05 08:40:05

982. 就此别过——刘鼎与韩东 [90%]

...hellip;…还有他们经常光顾的黄埔路上的稻香楼餐厅。九十年代末,韩东主持当时活跃的文学期刊《芙蓉》,曾请刘鼎在杂志中担纲策划过一年有关当代艺术的栏目。韩东对于创作进行审视和剖析的欲望和自觉接近偏执,对于...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05-02 14:14:34

983. YBA——达明· 赫斯特等青年英国艺术家的机遇(图) [90%]

...群在英国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其中大部分毕业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伦敦的葛德史密斯学院,包括达明·赫斯特、特雷西·埃敏(TraceyEmin)、吉莉安·韦英(GillianWearing)等。这一称号来自于萨其画廊的同名展览,该展览自19...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04 10:57:08

984. 吴冠中作品推手郭庆祥:收藏家也可经营 [90%]

...吴冠中的作品连续刷新中国内地绘画拍卖的最高纪录。从九十年代开始,郭庆祥大规模收购吴冠中作品,目前已有吴冠中作品过百幅,被称为吴冠中作品的幕后推手。  然而这位圈内人人称道的&ldq...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26 10:21:22

985. 何多苓精品有望助推市场回暖 [90%]

...何多苓最早的藏家来自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大陆经商的台湾企业家林明哲经人引荐,在四川美术学院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批收藏,何多苓便是他最为欣赏的画家之一。从1987年开始,林明哲的山艺术基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13 09:12:41

986. 尹秀珍:生活与创作的多种可能 [90%]

...毕业于油画系的尹秀珍很快就为实验装置艺术着了迷,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对装置艺术的探索,并以善于使用日常生活用品而著称。一双旧鞋子、一张老照片、一抹尘土,经过尹秀珍的精心构思后,就变成一件耐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0-16 11:20:50

987. 朱其:形式政治解禁之后的艺术 [90%]

...更少了。当时其实从事先锋艺术的人也不多,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圈子就200个人,现在我感觉还在坚持先锋探索的能有20个人就不错了,更多的人是在从事一种潮流性的东西。我觉得艺术不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形式,而是在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12 13:39:15

988. 超越水墨媒介的观念过程的创作系统——访艺术家张羽 [90%]

...超现实主义的水墨实验,也都是挪用西方的方法论。直到九十年代实验水墨的图式革命,才使水墨的现代性推进,从表层的中西合璧的嫁接、拼贴转入比较自觉地从文化出发的中西相融。实验水墨的图式创造是水墨画发展的最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21 12:50:27

989. 展览现场 | 老杨和他的朋友们,一个人和当代水墨的四十年 [90%]

...梁长胜:我跟杨老师的接触之始,缘于我的老师李老十。九十年代初,李老十先生介绍我们风尘三闲到杨老师承办的当代美术馆去做展览,由此认识了杨老师。当代美术馆是北京当时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出地儿。地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3-13 09:51:56

990. 当下文艺批评的致命缺陷 [90%]

...也纷纷竞先从西方思潮下手,不断引进现代文论,直至八九十年代及当下西方流行文艺思想。“文本”分析,“心理”分析,解构、“消解”意义与告别崇高,声称“断裂”,……文艺批评领域的一个个“事件”无不与西方思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27 1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