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国文物特大省,文物景点达3575多处。西安更是十三个王朝的都城,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都非常丰富,形成了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此外,西安更是中国现代中国画流派之一长安画派的发源地。近年来,西安的收藏市场持续升温,目前已经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古玩城、古玩店铺,较有实力的藏家还成了私人博物馆,书画、玉器、陶瓷、金银器等古董的成交量也在逐渐上升。
香港作为世界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在全球华人社会里,香港的民间收藏可谓是最丰富的,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战乱和政治运动,香港吸纳了很多由内地移居或寓居的文化界人士,其中包括张大千、徐悲鸿等大画家和收藏家,以及文物鉴定专家,当然也聚集了大批文物艺术品。此外,相比内地的市场和政策环境,香港有众多的优势条件,如自由贸易港、成熟的法律环境,高效的政府管理系统、较低的税收、发达的金融业和服务业……着实为艺术品行业发展的一方乐土。
上海是国内最早尝试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城市,1993年,上海朵云轩拍卖行成立并进行了第一次拍卖,成为了国内第一家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在去年建立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在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资金充裕,硬件设施完善,独具特色的海关保税空港一体化使通关、清关、税费保护和申请等更加快速便捷。
天津紧挨着北京,人们也习惯的将这两个大都市放在一起并称"京津地区"。彼此相邻,天津相比其他省市显然占尽了地理、资源上的优势。由于天津艺术品市场还在发展阶段,尚不如北京、上海等地成熟,价格相对偏低,近年来也极少出现投资过热及不良炒作等情况,所以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目前市场比较稳定。另外,天津的艺术家水平高、艺术特点鲜明等特点已经得到全国藏家的广泛认可。不少外地经营者也看好天津经济的整体发展,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天津艺术品市场。
台湾市场亦不容小觑,过去的十几年间,台湾收藏家在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历一次股市的大动荡,才使得有些收藏家不得已将藏品转手。台湾的收藏家很多都是系统的收藏,大到瓷器书画,小到鼻烟壶,且是代代传承。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自古交流甚多。清朝末年,由于国内动荡,大量的文物通过各种渠道流失海外,日本收藏界收购了大批中国文物,包括珍贵字画、陶瓷以及青铜器等; 包括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上的落差,日本人趁机购买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近年来,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日本年轻一代崇尚欧美文化,对中国艺术品并不热衷,因此他们迫不及待将中国艺术品转手,而中国自然成了接盘者。
北美是海外华人重要的聚集地,且收藏丰富。一方面,1840年至解放前后,大批华人由于种种原因移居美国,并带去了很多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另一方面也与近一个世纪美国在世界经济上的主导地位有关,艺术品跟金钱一样是流动的,会往经济发达和有文化的地方去,钱多的地方古董艺术品也多;其次,美国对于中国艺术品、尤其是汉学的研究,有很好的传统。20世纪初开始,从青铜器到陶瓷到书画,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积累了大量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