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发展脉络 | 学科建设特色 | 科研创作成果 | 队伍建设 | 人才培养 | 教学历程改革与现状 | 师生作品欣赏 | 油画作品展 |
|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每年招收四年制学士学位本科生、三年制硕士学位研究生。1981年本专业成为全国首批获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1992年成为本院首批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荣誉称号。2009年罗中立老师获“全国名师”称号,2007年庞茂琨老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在教学中主张“创作带动教学”中心理念,提倡学术自由,奖掖新人,鼓励学生们对新观念和风格的追求。强调教学的实效性和创造性,总是促使学生在校期便具有独立思考与创作的能力,从而使得本学科长期以来人才辈出,不断有新人创作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引领时代潮流的艺术作品。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全体教学团队成员的努力,不少高水准的作品及教学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并在全国性的教育活动和重大美术展览中获得优异成绩。可以说,这个充满活力的教学与创作群体所形成的独特艺术现象,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的文化艺术背景和发展脉络。同时,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油画系形成了在学术上具有更高层次和呈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直到今天,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群体依然引领风气之先,因此,我们虽地处西南一隅,影响却在世界。 |
油画系教师创作了大量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著有不少论著,将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中国本土油画艺术的学术框架与教学体系,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学科的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全体教学团队成员的努力,不少高水准的作品及教学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并在全国性的教育互动和重大美术展览中获得优异成绩。目前获市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承担市、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7项,获得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三项,省级二项;正式出版专著7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多篇,编写教材10余部。获全国美展大奖3人次,省部级各类奖项20多人次。 此外,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频繁入选各种全国性专业展览,多次获奖,被各大专业杂志和媒体广泛介绍,并被各级艺术机构收藏,得到专业界好评。当他们走向社会,将是全国相关业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
|
在教学团队人员建设方面,我们大力推进主讲教授“传、帮、带制度”,把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师进修作为工作重心,通过各种积极举措,使教学队伍的专家层次、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达到了最优化,是一支优秀、卓有成效的教学团队。在77、78级的“伤痕和乡土”风潮蜚声全国之后,四川美院的油画艺术进入了更新期,油画系的教师都以自己的艺术和教学实践进行着更为深入和多样化的油画语言探索,其中77、78级的代表人物有罗中立、李正康、陈卫闽、罗晓航、李东鸣等。 此后的81、82级更注重全面素养,他们治学态度严谨、创造思维活跃。这为四川美院的油画后来真正的多元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基础。其中代表有庞茂琨、张杰、李强、翁凯旋、杨述、王强、陈树中等。到90年代中期,四川美院的画家进入了全新的上升时期,他们在艺术语言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更注重艺术观念的阐发,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郭晋、钟飙、刘晓曦、赵青等。发展至9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的新人,他们以焕然一新的图像语言迅速在全国引发热潮,同时也为四川美术学院的学术传承增添了新的篇章。是曹静萍、杨劲松、郑力、王朝刚、熊莉均、朱海、罗丹、刘岩等。在过去的50年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教学体系和绘画创作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有一点却一直延续下来了,这就是对人的关怀,对个体、个性的尊重与保护。油画系具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骨干和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在职教师25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助教2人,见习1人。高级职称占60%,具有研究生学历者13人,占全体教师52%,45岁以下青年教师14人,占全体教师56%。从现状来看我系有合理的学术梯队,有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学术造诣高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整个队伍明显年轻化,并将向更高一级发展。 |
油画系有普通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全系教学以教研室为基本组织形式,有三个教研室: 基础课教研室:主要负责全系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学。从绘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入手,以专题和综合的训练方式,使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审美洞察力都能得到全方位的训练。课程设置:基础素描、色彩、基础油画、构图。 油画艺术教研室:主要负责全系油画艺术课程教学。通过训练学生的油画表现能力、艺术思维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具有全面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的油画艺术人才。在教学上重视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厚基础、宽眼界、因势利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方式。课程设置:专业素描、油画语言、油画风格实验。 创作课教研室:主要负责全系创作课程教学。强调创作带动教学,培养以多种媒材进行创作的复合式艺术人才。教学注重知识积累和艺术实验相结合,将多点进入作为创作实践的方式,视野拓展作为智慧炼铸的前提,鼓励学生在对艺术结果的追求中,去学习和实践自己所需要的基本功和方法论。课程设置:素描创作、油画创作、方案创作、影像绘画、摄影、装置、综合材料等。 |
教学改革的背景与历史 |
|
教学改革的现状 |
近年来全球文化艺术领域发展迅速,绘画艺术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给当下的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当今艺术的发展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各种新媒材为艺术形式的拓展催生出多重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渐入佳境,众多艺术展览及各类艺术活动将当代艺术发展带入一个全面上升时期……[详细] | 川美油画系实施实验性的艺术教学方式,是基于学院传承的创新的勇气及包容的精神,今天活跃的艺术状态也正是川美油画人几十年来不断创新、探索的结果,特别是与油画系在过去的十多年来所推行实验班制度和原油画第三工作室的努力分不开。要使川美油画的学术传承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创新”的理念延续下去……[详细] | 在教学改革举措推行的同时,我们发现与传统的艺术教学不同,实验型艺术教学是从非线性、立体化的角度出发,将艺术教育从单一的技巧型教育转化为自信的学者型教育,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角度培养思维多元、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尽量发挥以系为单位的所有资源与功能来促进教学改革的细节执行……[详细] |
![]() |
![]() |
![]() |
![]() |
![]() |
《青春记忆》 | 《小城的进程》 | 《B0”R5a#版》 | 《夜色1》 | 《大都市--西湖变奏曲》 |
![]() |
![]() |
![]() |
![]() |
![]() |
陈秋韵作品 | 《你的空间?我的空间!》 | 《何必呢…2》 | 欢迎来到竹木村 | 《N次飞行实验》 |
![]() |
![]() |
![]() |
![]() |
![]() |
《寻找叫兽》 | 《入夜之八》 | 《招工》 | 《爱上蒙娜丽莎》 | |
![]() |
![]() |
![]() |
![]() |
![]() |
《记忆的燃烧》 | 《邂逅之二》 | 无题 | 《过河系列》之一 | 《淹没》 |
![]() |
![]() |
![]() |
![]() |
![]() |
![]() |
![]() |
![]() |
专题制作:张瑜 Email:xinwen@99ys.com主编信箱 新闻热线:010-51374003-809/816/808 编辑QQ:1173591114 |